摘要:看完電影的觀衆也會發現,《真心半解》裏最動人的並不是三人之間的你儂我儂,而是他們在互相試探、互相喜歡背後飽含“剋制”的認知與成長。這也和時隔16年的導演思考有關,於伍思薇來說,單一的同性情誼不足以概括影片主題,她更希望在作品中展示人對自我認同的探索,哪怕最終的結局並不完美。

如果說,最近有什麼值得一看的新電影的話,大概非《真心半解》莫屬了。

這部Netflix出品的“網大”,上線兩週流量不減,不僅在豆瓣實時熱門上持續霸榜,更憑藉着4.7萬人打出的8.0分,成爲今年豆瓣上最具口碑的Netflix青春片。

有人說,國產青春片有着大同小異的套路:抽菸、打架、分手,主角身邊總有個胖子。

事實上,Netflix出品的青春片也充滿了套路:不修邊幅、埋頭讀書的“書呆子”,身體壯、情商低的肌肉男,被所有人喜歡、文藝氣息濃厚的校園女神,以及“書呆子”逆襲抱得美人歸的設定。

不過,相比起其他作品,《真心半解》更加特殊。它是一部LGBT影片。

隨着“政治正確”態勢的大肆發展,LGBT電影不再像過去那樣,總被或多或少地牽涉敏感意味,尤其是女性主義盛行的當下,一部提及了女同性戀的作品,很容易陷入一種傾訴誤區。

幸運的是,《真心半解》剋制住了。即便是一部作者電影,它的內裏足夠精彩。

《真心半解》最迷人也最矛盾的地方,應該是影片純粹意義上的女性視角。

電影的導演是伍思薇,是一位公然“出櫃”的華裔女導演,上一部作品是距今16年的處女作《面子》。

《面子》也是一部描摹女同性戀的作品,由陳沖、楊雅慧主演,曾獲得當年的金馬獎觀衆票選最佳影片。有人將之稱爲女版《喜宴》,也有人稱其爲“史上最佳les(女同)片”。

不過,縱然跨越了16年,兩部影片中仍然存在頗多相似之處。

熟悉的畫面和構圖,學院派的敘事語調和表現手法,戲劇味道的高潮段落,淺嘗輒止的情感表達以及略顯跳脫的人物演技。

有趣的是,陳沖也在《真心半解》中出現了,雖然是以照片的形式一閃而過。

必須承認,同樣是les電影,比起《小姐》的爽辣和《卡羅爾》的洶湧,《真心半解》內斂而又含蓄。

這和故事發生的背景有關,哪怕是開放的美國校園,華裔女性依舊遊離在主題文化的邊緣。

這也和時隔16年的導演思考有關,於伍思薇來說,單一的同性情誼不足以概括影片主題,她更希望在作品中展示人對自我認同的探索,哪怕最終的結局並不完美。

故事圍繞着平凡小鎮上的高中校園展開。校橄欖球隊隊員保羅,出資50美元請求華裔女孩艾麗替自己向“校花”阿斯特寫一封情書。亟需賺錢的艾麗應下此事,並與保羅成爲朋友。

隨着信息的往復,艾麗發現自己對阿斯特暗生情愫。複雜的“他愛她愛她”的關係產生了。

正如上文所說,伍思薇並不認爲這是一部單純意義上的同性電影。

看完電影的觀衆也會發現,《真心半解》裏最動人的並不是三人之間的你儂我儂,而是他們在互相試探、互相喜歡背後飽含“剋制”的認知與成長。

這或許與伍思薇的個人經歷有關,她曾在大四那年公開“出櫃”,期間無疑是迷茫、困惑、疏離以及反覆自省的。

所以在影片中,我們時常能看到三人以各自的方式尋求着自我。

保羅對阿斯特無疑是憧憬的,但他在這段感情中也頗爲失序,最終他竟然向艾麗這個“僚機”表白了,莫非是日久生情戰勝了一見鍾情?

艾麗對阿斯特的情感含蓄悠長,她希望和她走到一起,可傳統的教育與家庭的困境,讓她難以認清這種感情。

阿斯特也有着自己的困惑,雖然尚未高中畢業,但她已然和鎮上的富二代訂了婚,然而她貌似不願接受這段感情。

故事的結局沒有給到套路的大團圓。這可以理解,雖說三角形最爲穩定,但這種穩定肯定不包括感情。

畢竟,哪怕是以大膽著稱的樸贊鬱,也不會在一部同性電影中,搞一個“鬥地主”式的結局。不過,雖說不是大團圓,但《真心半解》依舊算是完美終篇。

高中畢業臨近,經歷了“大鬧教堂”一段戲後的三人,終究還是成長了。哪怕保羅追着艾麗的火車跑了許久,艾麗丟掉自行車向阿斯特吻去,但她們最終還是沒有走到一起。

這部從頭到尾堪稱“清水”的電影,以一種平淡的憂傷讓主角們找到了“真實的自我”。

當然,這裏還有個哲學問題要談。“The Half of It”的片名,來源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會飲篇》。書中提到,古希臘戲劇家阿里斯托芬認爲,遠古人的形體是一個圓團,腰和背都是圓的,每人有四隻手、四隻腳,頭上有兩副面孔,前後方向相反,耳朵各有兩個。

但宙斯恐懼人類會篡奪自己的神位,於是命令阿波羅將人類劈成兩半。從此,完美無缺的人類消失不見了,人類總在迷茫地尋找着自己的另一半。

這是古希臘人對愛情的世界觀,伍思薇在此處用了個巧勁。愛情是重要的,不過對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完整自我”。

想要“完整自我”,並不一定需要完美愛情。有時候,遺憾反倒對認知更有幫助。

影片中,艾麗和阿斯特曾在白牆上合力創作了一幅藝術畫,而後阿斯特將之塗抹毀去。用她的話來說,你可以畫一幅好畫,但想要它成爲偉大的作品,你需要畫下突破性的大膽一筆。

而要畫下這一筆,就得邁出那遲遲不敢邁出的一步。

所以在教堂那段戲裏,伍思薇借艾麗的口給影片定了調,“愛不是恆久忍耐…愛是不斷嘗試,勇於靠近,接受失敗。”

這是艾麗這個“異教徒”對基督教原教旨的徹底顛覆,也是伍思薇跨越16年的理智思考。

影片結局,艾麗改填了自己的留在本地讀書的志願,離開小鎮去了外地名校;阿斯特苦練繪畫,拿到了藝術院校的錄取通知書。

兩人也許下了“我們多年後再見”的諾言。艾麗和阿斯特會相聚嗎?或許已經不重要了。至少在她們這個年紀,能做的一切都做完了。

【文/馮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