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澤宇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北洋軍閥時期,各派系之間佔地爲王,誰也不服誰,導致中國大地戰火連連,民不聊生。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生於此時的傳奇人物——奉軍項目經理(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張作霖個子不高,獸醫出身,既沒錢也沒後臺。他是如何在那樣一個形勢複雜、羣雄爭霸的亂世縱橫捭闔、打出一片天地,讓兇狠的日本和強大的沙俄都對他禮讓三分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說道說道。
張作霖作爲雄霸一方的"東北王",其帶領的奉軍就是一個龐大的項目團隊。俗話說的好:大樹底下好乘涼。張作霖深諳此道,在項目組建之前就找到了天使投資人:遼西巨匪——杜老判。在杜總的幫助下,張作霖很快結識了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等一干拜把子兄弟,成立了擁有20多個精英的"項目團隊"。帶頭大哥張作霖出任項目經理,帶領團隊做大做強,很快便在東三省脫穎而出,吸引了當朝領導的關注,被政府批准收編,任命其爲"巡防馬步游擊隊管帶(即營長)"。進入官場後,張作霖更加如魚得水,帶領團隊青雲直上,一步步做到了民國師長、奉天督軍兼省長、東三省巡閱使,成爲了名副其實的"東北一霸"。
憑藉他精湛的業務能力和高超的處事技巧,如果生在現代,張作霖走到哪也都會是團隊的一號人物。那麼"項目經理"張作霖是如何帶領團隊完成項目,將"業務"從窮鄉僻壤的八角臺做到奉天這個大都市,又從奉天做到北京,走向全國,開創了威震民國的"奉系集團"呢?上海欣旋諮詢的徐老師這樣分析:
一,識人用人,"籠絡"人心。
張作霖出身綠林,匪氣很重,經常罵人。但是他對重用並有所依賴的王永江、楊宇霆等人卻不說一句粗話,禮待有加。有一次,張作霖和楊宇霆爲一件事爭論起來,張作霖十分生氣,"媽的"兩字脫口而出,楊宇霆聽後站起來說:"你罵誰?"張馬上作揖賠罪,說:"咦,楊總參這是咱的口頭話,一個不留心溜出來了,敢是罵誰?"這應變能力,不服不行。
張作霖雖然文不如馮玉祥,謀不過吳佩孚,權不敵段祺瑞,但他能從土匪做到大帥,最後與他們平起平坐,靠的就是他那識人用人的腦子和寬廣大度的胸襟,以及善於收服人心的智慧。
在現代項目工作中亦是如此,很多弱矩陣式組織架構中的項目經理,長期以來都面臨着有名無權的尷尬局面,雖然也叫經理,但半點經理的權利都沒有,很多資深成員和技術骨幹都不聽他們的。這時要怎麼做?首先要做的就是拉攏人心,做好思想工作。在無法脫離技術骨幹輔助時要學會適當讓步、禮待有加,張大帥都能放下身段,作揖道歉,我們也要學會俯身求助,尊重人才。
二,心胸豁達,眼界寬闊。
郭松齡倒戈失敗後,張作霖爲緩和與他下屬的關係舉行了一次宴會。席間,副官抬進來一隻皮箱報告說:"報告大帥,這隻箱子是從郭鬼子(郭松齡)軍部搜出來的!"張問:"箱子裏裝的是什麼東西?"副官答:"這箱子裏裝的全是我們城裏人私通郭鬼子的密件和信函!"張作霖環視四周,滿臉怒氣地說:"竟有這樣的事,好大的賊膽!"然後又笑着說:"算了,算了。既然郭鬼子已經死了,事也就算了,其餘的一概不究了。把箱子擡出去燒了吧!"
古人云:以大度兼容,則萬物兼濟。張大帥因豁達的胸襟和幽默的性格得到了將士的擁戴。同樣,凡獲得成功的項目經理,必定不是小肚雞腸、斤斤計較之人。因此,項目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懂得適可而止,學會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心平氣和的去解決問題,這樣團隊成員才能心服口服,從而得到下屬的尊重和擁護。
在張作霖的帶領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奉系軍閥統治了東三省,霸業得成,一向囂張的日軍也不敢跟張作霖硬碰。作爲一位比較成功的項目經理,張作霖的管理手段的確值得在座各位項目經理研究學習。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