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自主品牌的SUV車型,就算以後能夠發展的非常出色,也會因爲自身之中的一些短板,而無法獨自承擔起與合資品牌之間競爭的重擔。所以不少自主車企爲了迅速的提高銷量,就只能選擇冷落轎車車型,重點研發和生產SUV車型。

自主品牌汽車的進步,在當前來說是很巨大的。從一系列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衆多國產車企加起來的銷量之和,基本上已經佔到了國內市場總銷量的一半。這說明了國內消費者,對於國產車的信任感正在逐漸的增強。但在較爲出色的銷量背後,卻依然暗藏着不小的危機。不少細心的朋友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銷量較好的國產車,大多都是一些SUV車型。至於轎車車型的銷量,卻非常的一般。所以不少人總會因此而產生疑問,難道很多自主品牌的車企,只能生產SUV車型?

答案當然不是,因爲在當前的市場中,已經有着很多國產轎車的身影。像吉利,長安等車企,也一直都在很努力的研究和製造轎車產品。但很多國產的轎車產品,一直都沒有辦法突破一個瓶頸。這個瓶頸,就是國產轎車帶給諸多消費者的一種低端感。我們會發現,在十萬元以下的轎車市場中,國產車的發展情況其實還算不錯。但在十萬元以上的區間中,卻大多數都是合資品牌轎車的身影。這樣就會帶給人一種錯覺,感覺國產轎車的存在感非常低,可實際的情況並不是這樣。

至於國產車帶來的低端感,要想擺脫並不容易。因爲在很多自主品牌發展的初期,介入的時間比較晚。所以在人氣方面,自然不如一些外資車企。SUV的情況大不相同。許多自主汽車企業在進軍SUV市場時,還只是處於SUV發展的初級階段。所以與一些合資汽車品牌的差距並不大。畢竟,當時大家還處於摸索階段。這樣,很多自主車企都有了一些絕佳的機會。這些機會對它們的有效市場份額起着關鍵作用。而自主品牌的汽車產品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

除了品牌影響力不足之外,國產轎車還面臨着許多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在這裏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一個重視度的問題。不少的自主車企,都把自己的工作重點放在了SUV車型上。因爲當前的汽車市場,對於SUV車型的需求,依然是非常的巨大。所以不少自主車企爲了迅速的提高銷量,就只能選擇冷落轎車車型,重點研發和生產SUV車型。這讓發展速度本就過於緩慢的國產轎車,基本上處在了一個原地踏步的階段。沒有了發展的時間,當然就不會有大的進步。

除此之外,國產轎車身上頻發的質量問題,也多多少少的影響到了自己的銷量。這個問題不光在轎車車型上存在,在SUV車型上也依然存在。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想要快速解決的難度很大。一是因爲我國汽車領域中的很多技術與製造工藝,都還只是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中。所以在汽車產品質量的把控上,自然比不過一些合資品牌。二是因爲我們在一些核心的技術上,還未真正的取得突破。這使得國產轎車在市場中的口碑,一直都比較差。所以不少的消費者,最終都選擇了合資品牌的產品。

說到這裏,我們又面臨着一個不得不提的問題。那就是國產轎車在市場中保有量的稀少,會讓其自身保值能力大幅下降。要知道如今的消費者,對於汽車產品的保值率,可是相當的看重。如果你的保值率太低,就必然會流失掉許多的客戶。

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起碼在近幾年內,很難有較好的解決方法。畢竟我們起步的時間太短,以至於連最重要的一部分汽車零件,到現在都沒有辦法獨立完成生產。不過國內的自主車企,還是不應該繼續輕視轎車車型的發展。因爲自主品牌的SUV車型,就算以後能夠發展的非常出色,也會因爲自身之中的一些短板,而無法獨自承擔起與合資品牌之間競爭的重擔。只有兩邊一起發展,才能夠在市場之中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