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秦趙兩國是一對不折不扣的冤家。對於強大的秦國來說,趙國是唯一能制衡他的。秦趙兩國本是同源,但是在爭權之路上卻針鋒相對。
趙國作爲秦國最強大的對手之一,處處針對秦國,在秦趙兩國的鬥爭中,兩國也是勢均力敵,雖然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大敗趙國,但是在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時期,趙國還是很強大的,和秦國的鬥爭也是非常激烈。
趙惠文王時期,趙國得到了一塊楚國的和氏璧,這和氏璧價值連城,秦昭襄王知道了,就派人給趙惠文王送了一封信,表示願意拿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
趙王怕受到秦國的誆騙,非常爲難,這時宦官繆賢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藺相如。

藺相如對趙王說,如果秦國給了趙國十五座城,那就將和氏璧送給秦國;但是秦國要是不遵守約定,自己保證將和氏璧完整的送回來。於是趙王就答應了讓藺相如出使秦國。
藺相如到了秦國之後,將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見了非常高興,把和氏璧給身邊的人傳看,藺相如見秦王並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說:“這和氏璧上有一點瑕疵,大王您看不出來,我指給您看。”
秦王連忙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藺相如接過和氏璧說:“我認爲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互不欺騙,秦國作爲一個大國,卻沒有誠意以城換璧。如果大王今天逼迫我,我就拿着這個和氏璧和我的頭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說着倒退兩步,靠着大殿上的柱子。秦王害怕和氏璧受到傷害,連忙道歉,叫過來主管版圖的官吏拿地圖來看,劃出十五座城給藺相如看。

藺相如怕秦王還是不誠心,於是使用了緩兵之計,對秦王說:“趙王送璧時,齋戒了五天,大王您接收璧時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設九賓大禮。”然後讓他的隨從穿着布衣麻衫懷揣着和氏璧,從小路回到趙國。
秦王齋戒完成,想要接受和氏璧,藺相如說:“秦國從穆公以來二十多位國君,從來沒有遵守過約定,我怕被大王欺騙所以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秦國強而趙國弱,只要大王派一個小小的使者到趙國,趙國自然會把和氏璧給您。憑藉秦國這樣強大的國家,如果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麼會不給秦國和氏璧呢?”

秦國上下雖然非常氣憤,但是秦王覺得殺了藺相如就更得不到和氏璧,而且還會破壞了秦趙兩國的關係。於是在朝廷上接待了藺相如,儀式完畢之後就送他回了趙國。
最後秦國沒有割地給趙國,趙國也沒有將和氏璧給秦國。其實從這裏來看,秦國一開始對藺相如接見傲慢,而且秦王將和氏璧給身邊的大臣甚至妃嬪看,是戲弄藺相如,很難保證秦國會遵守約定以城換璧,而且最後秦國也沒有用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
與其說是藺相如有勇有謀,不如說當時的趙國強大。俗話說得好,弱國無外交,趙國與秦國國力相當,秦國怕造成兩國之間的矛盾,這樣對秦國也並不有利,所以藺相如在這場外交上取得勝利,一大部分都是因爲趙國國力強大。
秦昭襄王二十五年,秦國攻打趙國,攻佔了兩座城,二十六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佔領了石城。次年,秦國又攻打趙國,殺了兩萬人。秦國和趙國的爭鬥已經僵持不下。
秦王派人告訴趙王,如果想要和好,就在黃河以西的澠池相會。趙王在廉頗和藺相如的勸說下與秦王會面,藺相如跟隨在側。
秦王和趙王喝酒喝到痛快時,秦王說:“我聽說趙王喜愛音樂,不如彈瑟如何?”趙王彈了一下瑟,秦國的史官上前來記錄: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相會飲酒,秦王命趙王彈瑟。這時藺相如要求秦王也敲瓦盆,秦王不肯。藺相如獻上瓦盆,請求秦王敲擊,秦王依舊不願。
藺相如說:“五步之內,我會把頭顱裏的血濺到大王身上。”秦王兩邊的侍從都紛紛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睜着眼睛怒目而視,把秦王左右的士兵都嚇退了。秦王無奈,只好敲了一下瓦盆,於是藺相如讓趙國的史官記錄: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給趙王敲瓦盆。直到酒宴結束,秦王也沒有佔到趙王的便宜。

秦趙的澠池相會,看似是藺相如解了趙王之圍,但是從整體上看,秦國此時正攻打楚國,秦國如果和趙國破裂,那麼秦國就處於被趙國和楚國兩面夾擊的狀態,這對秦國非常不利。
而且,趙國是最能和秦國抗衡的對手,趙國這期間也大規模的佈置軍隊防備秦國的攻擊,秦國也不敢輕舉妄動。趙國這一次的外交成功,也依靠着趙國強大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以趙國不履行交換城邑爲由,率軍攻佔趙國的要地閼與。趙王召見廉頗問:“可以去救援嗎?”廉頗回答:“道路遠,又艱險又狹窄,很難救援。”趙王又召見樂乘,樂乘的回答和廉頗一樣。
趙王又召見趙奢,趙奢說:“道遠地險路狹,猶如兩隻老鼠在洞裏爭鬥,哪個勇猛哪個勝利。”於是趙王就派趙奢領軍救援閼與。

趙奢帶領軍隊離開邯鄲三十里,就堅守營壘,二十八天不出發,其中誰有意見就斬首。秦國的間諜潛入趙軍營地,趙奢好生款待一番就將他遣送回去。
秦國間諜回去後將情況報告給秦軍首領,秦軍大喜,認爲趙奢是個膽小鬼。趙奢在間諜走了以後,就令士兵卸下鎧甲,輕裝前進,快速向閼與出發。等到秦軍到了閼與後,趙奢已經佔領了制高點,秦軍攻佔不下,大敗,於是趙奢帶領軍隊解了閼與之圍。

這場戰爭不僅解了閼與之圍,而且給了秦昭襄王一個很深刻的印象,自此之後十幾年內秦趙兩國都是相安無事。這次戰役,也展示了趙國軍事力量的強大,在與秦國的爭鋒中也佔據了上風。
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增;趙國也通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也大大增強軍事實力,成爲合縱之中對抗秦國的主力國家。可以說到這個時候,秦國和趙國都是兩虎相爭的局面,都有一統天下的可能。
一直到長平之戰,趙國一蹶不振之前,秦趙兩國的鬥爭一直存在,可以說秦趙之爭貫穿了整個戰國時期。最後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失敗,也結束了秦趙兩國長期對峙的局面。
參考文獻:《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