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一角/良管委供圖

5月14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向社會各界公佈首批20項“浙江文化印記”。其中,有三項“浙江文化印記”和餘杭有關:良渚古城遺址、京杭大運河(浙江段)、杭嘉湖絲綢。

京杭大運河(浙江段)流經浙江省杭州、湖州、嘉興三市,屬江南運河。其杭州段幹流南起三堡船閘,北至塘棲,途經餘杭、拱墅、下城、江干四個區。

位於杭州市東北部的臨平、塘棲、運河一帶素有“絲綢之府”之稱。餘杭農村有栽桑歷史,民間重繅絲之技,絲綢輕紡業是餘杭工業一項重要傳統產業。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餘杭境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良渚古城是目前已發現的中國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同時擁有城牆和水利系統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都邑遺址。良渚古城遺址揭示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曾經存在過一個以稻作農業爲經濟支撐的、出現明顯社會分化和具有統一信仰的區域性早期國家,填補了《世界遺產名錄》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城市考古遺址的空缺,爲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最爲直接、最爲典型的例證。去年7月,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獲得全世界最權威的認可,成爲全人類共同呵護的瑰寶。

“浙江文化印記”徵集評選活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與浙江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聯合舉辦,從去年開始,經層層篩選、逐級報送,最終從399個參評項目中評選出20個爲首批“浙江文化印記”。

文化是旅遊的核心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良渚古城遺址充分運用遺址及其周邊區塊人文底蘊深厚、文化遺產豐富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大膽創新,做好遺址公園運營文章,實施文化和旅遊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並進。在“後申遺時代”,良渚古城遺址將進一步利用好“文化印記”,全力打造大遺址保護利用典範和文旅融合發展的樣板,進一步擦亮良渚古城遺址這張世界級“文化金名片”。

(原標題《良渚古城遺址等首批20項“浙江文化印記”公佈》,作者 宋晗語,編輯 李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