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式,八卦五行。傳統文化缺失斷層,很多初學者甚至包括學了好幾年的太極拳愛好者還停留在太極十三式是十三個固定動作的認識上。你有沒有想過爲什麼你的十三式和別人的十三式卻是不同的呢?

招式變化萬千,但理爲一貫,即此八加三之理。各門各派的十三式招式各有不同,甚至同一個師傅教出的徒弟,招式也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蓋因爲招式是有形有質的死招式,只要是流傳出來的招式,就會有破解的招式——沒錯,就像林朝英的玉女心經可以破解王重陽的全真武功,而王重陽又刻九陰真經於墓中反制林朝英一樣,只能說這對冤家情侶真的非常瞭解對方。

那麼說到底你知道的所有招式都可能是無用的,都存在破解的可能。因此歷代的十三式、各派的招式都會隨別派、破解的招式而變化,這也即是社會上有如此多不同太極十三式——陳氏、楊氏、吳氏等等太極拳的原因。

爲何有很多的武術套路都明確規定了是祕傳、口耳相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存在見招拆招所用不靈的可能。學者有興趣可以去探究一下各派的十三式、太極拳套路有哪些是可以互相制衡、克敵制勝的。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武術套路、太極十三式越往後就會演變得越複雜,越精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事物越往下發展,越精細,但是,不代表說越有用。大道至簡,最原始的太極打法越古樸簡單,比如雲手、摟膝凹步等,爲學日益,爲道日損之故。

因而學太極者,首先要明無極、太極之理。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靜之基。陰陽相濟,方爲懂勁。此處說到陰陽相濟,那麼如果這套拳沒有陰陽相濟之理,自然就練不出所謂的太極勁,太極勁,立如平準,活似車輪,以柔克剛,捨己從人,四兩撥千斤,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太極勁,默識揣摩,從心所欲。

次明五行,金、木、水、火、土。金剛、木柔、水潤下、火炎上、土中定。金白水清,木仁火明,土性包容。及其他萬物五行相對之像。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五行皆具一太極。

再知八卦,乾、坤、震、兌、坎、離、艮、巽。乾天、坤地、震雷、兌澤、坎水、離火、艮山、巽風。乾西北、坤西南、震東、兌西、坎北、離南、艮東北、巽東南。及其他萬物八卦相對之像。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八卦皆成一太極。

因此,要想學好太極拳,不是死學招式,因爲招式都有破綻,學好陰陽五行,方知招式之理,方能明白宗師創拳之初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