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丹陽市堅持黨管人才,加大行業協會培育力度,穩步推進鄉土人才隊伍建設。

聚集人才,搭建鄉土人才大平臺,成立行業協會

2018年,鎮江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正式成立。協會聚集了1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5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36名中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等行業人才,涵蓋正則繡、刻瓷古典傢俱、彩燈、竹編、木雕、玉雕等30多個工藝美術門類,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非遺項目7個,市級非遺項目24個。

推動協會規範化,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協會提出《關於開展鎮江市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工作的建議》,推動鎮江市加速出臺了《鎮江市工藝美術大師評審認定辦法》,填補了原有行業空白。評選首屆鎮江級大師。協會通過多渠道宣傳發動,吸引42名鎮江市工藝美術行業從業人員參與申報,經過資格初審、第三方評定等環節,最後確定10名首屆鎮江市工藝美術大師,由鎮江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一屆鎮江市工藝美術大師”榮譽證書,並享受“鎮江工匠”待遇。

增進交流,推動工美事業大發展,提升協會引領力

先後成立呂存大師工作室、邵同義大師示範工作室和陳柏華大師示範工作室等3個省級大師工作室,其中呂存大師工作室爲全省首批掛牌大師工作室。加強行業內交流,織協會理事趕赴“中國亂針繡之鄉”揚州寶應、鹽城大豐刻瓷織造基地、連雲港工美協會、東海水晶之鄉等地參觀學習,對標找差,完善自我,打造展示平臺。

丹陽市美術館

協會投入110餘萬元,歷時6個月打造了1000平方米的“硬件”展示館,集中展示23家會員單位的200餘件工藝品。展示館開放以來,先後吸引了省內外十餘家政府部門及民間團體、超千人次參觀,較大的傳播了鎮江工藝美術文化,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中國傳統工藝大師、亂針繡第三代傳承人方美瓏

呂存,“正則繡”的第三代傳人 我市第一個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藝術家

陳柏華,秦淮燈綵國家級傳承人

整合資源,尋求傳統產業再突破

牽頭協會會員單位,打造西津渡“上品文化產業基地”,主動融入鎮江西津渡文化圈,力求將文化基地打造爲鎮江市工藝美術獨特的“文化語言”。依託“上品文化產業基地”,開發一批適應不同消費層次和消費需求的旅遊產品,集大師創作表演、會員學習觀摹、遊客動手體驗再現製作場景等爲一體,形成新的旅遊景點,不斷增強協會自身造血功能,實現協會工作與行業經濟雙促進。

定期邀請行業內專家對協會工作進行把脈問診,對廣大會員進行創作理論培訓,不斷提升思想素質、優化服務意識,促進工美隊伍由草根型向專業型、專家型轉變,爲鎮江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鄉土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