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北宋年間出現了不少著名家族,諸如楊家將、曹家將和高家將等,他們都爲北宋王朝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突出貢獻,只不過由於文藝作品的影響,後人記住了楊家將而忽略了其他家族。本文要介紹的,就是北宋建國一直到衰落、滅亡的見證人和參與者——呼家將。

呼家將的第一代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呼延贊。關於他的事蹟,在《宋史》中有個人傳記。下面就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呼延贊,幷州太原人氏,出生于軍人世家,早年便投身軍旅,成爲後周軍隊中的一名驍騎兵。趙匡胤建立宋朝後,認爲呼延贊作戰勇猛,將其提拔爲東班都領、驍雄軍使。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呼延贊隨大將王全斌出征後蜀,呼延贊“身當前鋒,中數創,以功補副指揮使”,從此成爲宋軍高級將領。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對呼延贊信賴有加,曾親自將其提拔爲鐵騎軍指揮使,並與大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讓呼延贊與自己一起出兵北漢。在奪取北漢都城太原的戰鬥中,呼延贊“先登乘城,及堞而墜者數四,面賜金帛獎之”,從此也成了趙光義的心腹愛將之一,其職務不斷晉升,歷任馬軍副都軍頭、內員寮直都虞候、馬步軍副都軍頭、富州刺史、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扶州刺史、康州團練使等職。

宋真宗趙桓繼位後,對呼延贊非常信任,故此在北宋鹹平三年呼延贊去世後,趙桓便將呼延讚的四個兒子都招入朝中爲官。這四個任職分別爲必興、必改、必求、必顯,其中最爲名的,要數第四子呼延必顯。

在《宋史·呼延贊傳》中,曾有這四個兒子在宋太宗面前騎馬、舞劍的事蹟,可見四子都傳承了父親的衣鉢。後來呼延必顯也成了宋軍中的一名將領,被任命爲軍副都軍頭一職。只可惜除了這個官職之外,並無其他事蹟。

呼家將第三代的代表人物名叫呼延守用,不過關於他的記載很少,也不知道他的父親是四子當中的哪一位。這個人物之所以被後人所知,主要原因是史料在介紹他的兒子呼延慶時被提到。

呼延守用的兒子名叫呼延慶,有關呼延慶的事蹟,散見於《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續資治通鑑》和《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他所處的年代是北宋中晚期,當時的皇帝是著名的昏君、宋徽宗趙佶。

據史料得知,呼延慶曾是宋軍中的一員將領,擔任過平海指揮使一職。大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呼延慶曾奉命出使金國,沒想到從此以後竟成了北宋專門負責與金國聯繫的外交使者,穿梭於北宋與金國之間,併爲“海上之盟”的簽訂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不過可悲的是,就在盟約簽訂之後數年,金國便撕毀盟約大舉南侵,北宋帝國滅亡。如果呼延慶預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一定會悔恨不已。
參考書籍:《宋史》、《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續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