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錫林郭勒盟太僕寺旗紅旗鎮新中村積極探索“牧場+貧困戶”的“託管代養”模式,實現貧困戶與企業“雙贏”的同時,爲貧困戶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新中村推出“牧場+貧困戶”的“託管代養”模式時,貧困戶程良全便與金山家庭牧場簽訂了“託管代養”分紅服務協議,將自家的扶貧牛送去託養。該牧場爲託養肉牛購買保險,提供專用場地、飼料等,實行集約化、科學化、規範化養殖,貧困戶程良全每年享受保底分紅。

“我託管一頭牛,一年能分紅1500元。我還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到旗裏務工,增加額外收入。”年過五旬的程良全說,“託養安格斯牛這個政策相當好,我年紀大了,要是自己飼養牛,喂草、喂料……什麼活都得我們自己幹,牛一旦生病,負擔會更重。現在託養出去,什麼也不用我們管,肉牛養殖‘託管’扶貧模式真是讓我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走進太僕寺旗金山家庭牧場的肉牛養殖場,貧困戶張滿正在給圈舍裏的牛添加草料,百餘頭膘肥體壯的肉牛正在悠閒地喫着“午飯”。張滿說,他已經在這裏打工兩年多了,牧場管喫管住,還給發工資,讓他當年就脫貧了。像張滿這樣常年在牧場務工的貧困戶還有9人,他們每人每年都可以領到4萬元的工資。

據瞭解,爲了助力脫貧攻堅,太僕寺旗金山家庭牧場響應當地政府號召,以“牧場+貧困戶”模式,對紅旗鎮111戶貧困戶託養的153頭安格斯肉牛進行科學化、規模化飼養,按照每年每頭牛1500元的標準爲貧困戶分紅,5年爲一個週期,週期滿後貧困戶可選擇續約或終止合同。同時,該牧場還積極擴大養殖規模,爲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貧困戶在獲得“分紅”的同時,還可以掙工資,實現“雙豐收”。談起今後發展,太僕寺旗金山家庭牧場負責人張祥說:“下一步要繼續擴大牧場規模,把周邊的老百姓帶動起來,拓寬農牧民增收途徑,帶領羣衆走上一條增收致富的‘牛路子’。”

【來源:正北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