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损失惨重的中央红军不得不开始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长征。
苏区前四次反“围剿”一直胜仗连连,为何这次损失惨重?
那是因为掌握军队指挥权的博古,盲目听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不切实际的指挥造成的,长征中在遵义会议后,博古失去了领导权,在以后长征行程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少,那么博古在遵义会议后去了哪里?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博古。
参加革命前,博古原叫秦邦宪,1907年生于江苏无锡,1925年还是学生的秦邦宪参加了五卅运动,从而走上革命道路,同年成为党员,当时组织上要派一批优秀党员去苏联学习,秦邦宪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秦邦宪给自己取了一个俄文名“博古诺夫”,后来他回国后,就化名“博古”,当初博古回国时,负责的是新闻宣传工作,但数也没有料到,这位外表普通的年轻人很快成为我党最高领导者。
1931年,由于顾顺章的叛变,我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向忠发被捕后,组织与共产国际远东局商议后,由博古担任我党的最高负责人,这一年他只有24岁。
对于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理论水平很高的领导者,在危急关头接受重任,博古在工作中也颇有建树,带领上海党组织度过难关,但由于他没有实战经验,也没有军事天赋,来到苏区在获得军事指挥权后,盲目听从李德的军事指挥,令我军在早期遭受巨大损失。
鉴于他的错误,遵义会议中,博古失去了军事指挥权。
博古跟随红军胜利完成长征,来到了陕北,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他与周公赶赴西安,经过一番努力,最终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以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奠定基础。
在军事方面,博古的能力或许有缺陷,但他的组织和宣传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抗战爆发前后,博古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后来历任长江局组织部长和南方局组织部长,事实证明,他在组织宣传方面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1941年,博古回到延安后,担任新华通讯社社长,同年还创办了《解放日报》,此后将大量心血都用于我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中,另外他精通俄语,且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所以工作之余还翻译了很多马列著作,为马列主义在全党的宣传、普及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
1946年,博古跟随众人来到重庆参加谈判,在四月八日回延安途中,遭遇飞机失事遇难,时年39岁,博古不但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所以他的牺牲是我党的巨大损失。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