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視野丨這一次,多國電影產業將——action!

影院開門,電影定檔,劇組復工……走,出門看電影去!

盼望着,盼望着,電影院終於要開門了!

近來,多國電影院陸續開門,大片們公佈定檔日期,劇組開啓復工模式,線上國際影展即將舉辦……可以說,全球電影產業正經歷着2020年的“變與不變”,在蟄伏中蓄勢待發,期盼着與觀衆的再相逢。

一次,“action!”

01、中國:大銀屏“復工戰”開啓

中國的觀衆們,也在與影院三春暫別的“長相思”中,迎來了今夏的“相見歡”。

5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在內的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同時,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

5月13日,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表示,目前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已被允許“有條件”開業。

當然,影劇院在有序開放時,需要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準備:

同時,國務院也對個人觀影給出四點建議:

影視宣發已經聞風而動。5月13日,由美國夢工廠出品、薩姆·門德斯執導的電影《1917》,也迅速在流媒體發佈中文版迴歸海報——“相約影院 依舊一起”,雖沒有正式定檔,但其宣佈將於不久後與內地觀衆見面。此前,美國索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小婦人》也在其官微上打上#電影院要開門了#的話題,發佈了“大銀屏 敬請期待”的視覺海報。

雖然第一波復工後院線上映的電影還沒公佈,但《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奪冠(中國女排)》《姜子牙》《花木蘭》《749局》《急先鋒》《陰陽師之晴雅集》等新片,《哈利波特》《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尋夢環遊記》等經典電影,已經在院線復工的待播片單中了。

即使在“停擺”的百日中,電影行業呈現出“線下停擺,線上火熱”的局面,但互聯網視聽仍然無法取代影院觀影——去電影院觀影,享受沉浸式的3D大屏、立體環繞杜比音效、獨特的社交場所,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法替代的一部分,是一種精神文化層面的生活方式。

4月13日,在中國電影家協會與貓眼研究院在聯合發佈的《疫情影響下的電影行業發展對策研究(一):觀衆觀影意願調研報告》中,約70%的受訪者對影院觀影顯現出相對較高的期待,並有60%的受訪者已開始關注影片的上映信息;在微博上,僅#電影院要開門了#的話題閱讀量就達9.7億,討論14.9萬,而在多位博主發起的相關話題投票中,許多網友也表達了自己想去影院的熱切心情。

然而,在因疫情全線停擺的三個月中,對中國全年票房影響達300億(預估佔全年票房比重近50%,數據來源於國家電影局)的慘痛打擊下,許多電影公司沒能“過春天”:天眼查數據顯示,1月23日至4月17日,全國共計註銷經營範圍包含“影院、電影院”的企業42家;而大公司的Q1也不好過,20餘家上市影視公司僅有6家實現盈利,大部分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總虧損金額超17億元。

一邊是觀衆渴望觀影的需求,一邊是電影產業遭受重創的現狀,對此,共克時艱成了政府、從業者的共識,一些優惠政策、幫扶手段也應運而生。

5月12日,國家電影專資辦也發佈通知,將對全國3000個左右的困難中小影院貸款進行貼息,其中貼息支持的貸款額度上限100萬的1000個左右,50萬的2000個左右,貼息期限最多不超過12個月。

紓困優先,貨幣協同,在國家層面的大力扶持政策外,業內頭部公司也有所行動、積極自救,一同給電影行業和廣大觀衆“打打氣”。

5月14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宣佈:中影、華夏第一期拿出30餘部影片,未來可能達到50部,助力受影響較大的影院終端復工。同時,也會拿出2億左右的資金,爲開業放映的影院提供宣發費的支持。早前,上海電影集團也在宣佈,推出全國首支、總額達10億元的“影院抗疫紓困基金”,以推動影院行業復甦……

影院“安排上”、電影“等上架”、政策“落實中”,中國電影產業的復工復產,也在“萬衆期盼”中迎來Q2,等待着票房數據大幅滾動的時刻。

02、全球掃描:多國動起來了

近來,多國的電影產業也陸續“動起來”了。

4月—5月以來,日本、韓國、挪威、美國部分州的電影院陸續開始恢復營業。

3月以來,美國兩大連鎖院線電影院AMC和Regal cinema關閉了超過1200家影院,原定4、5月上映的《007:無暇赴死》《黑寡婦》《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等多部好萊塢大片延期。

現在,美國的電影業正嘗試復工。

從4月底到5月初,美國部分州的部分電影院開始陸續恢復營業,如4月27日佐治亞州電影院復工、5月1日得克薩斯州電影院復工。目前,美國已經有電影院線小規模復業:Santikos娛樂旗下在聖安東尼奧最大的三家電影院已經重新開門,遵循當地政府要求和保持社交距離,有約3000人在週末到場觀影,影院放映的是今年已上映的《魔發精靈2》《喋血戰士》《我仍然相信》等。三家在週末分別收穫7019美元、3374美元、5496美元票房,一家好萊塢發行方認爲此票房成績是樂觀的:“這向我展現了觀衆有被壓抑的需求。”

近日,美國第三大院線之一的Cinemark 的CFO Sean Gamble 透露,Cinemark計劃從7月1日開始以州爲單位緩慢開放影院,而放映片單也將以知名度高的舊片“先試水”。Gamble預計,前兩週觀衆會慢慢開始重回影院,等到定檔7月17日的克里斯托弗·諾蘭新片《信條》上映,人數會激增。

可以說,華納兄弟的“動作商業大片”《信條》在七月的“衝鋒”上映,也是美國電影業即將復甦的一個積極信號:《好萊塢報道者》網站、《綜藝》雜誌等多家外媒對《信條》“復工檔”的上映能否“盤活整個影市,拉動市場大盤”進行了討論和預測,許多北美院線經營者視之爲“救市英雄”……

而接棒《信條》的另一部好萊塢大片,是迪士尼製作成本高達兩億美元的《花木蘭》,將於7 月 24 日上映。

隨着各國防控疫情政策的變化,一些好萊塢在國外的拍攝項目,也步入復工復產階段:華納兄弟另一部因疫情在德國停拍的《黑客帝國4》,計劃於7月初恢復拍攝;二十世紀福克斯在新西蘭拍攝的《阿凡達2》,也於近日確認復工。

《阿凡達2》近日曝光片場照

“文化活動何時迴歸?”,成了今夏許多歐洲人關注的話題。

自3月23日起關閉電影院、餐廳等休閒娛樂場所以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英國,將在夏季迎來電影院開門。5月11日,英國政府發佈了長達60頁的《我們的重建計劃:英國政府的COVID-19恢復策略》,文件中指出在第三階段,電影院等“高風險”的商業場所將從7月4日起,可以逐步恢復營業。

而挪威、西班牙、德國、希臘、愛爾蘭等國家,也與英國類似,以疫情的發展階段劃分了計劃復工時間,並逐步開始電影業的復工復產。

目前,挪威電影院已於5月7日恢復營業;正式“解封”的希臘,將從5月18日重啓電影拍攝工作,當地150家露天電影院將從6月1日起遵從嚴格的社交距離疏導措施,以40%的容量進行運營,而其他200家常規電影院則估計將在8月末9月初重新開業;分階段復工的西班牙,也將在5月26日開放如電影院、劇院等文化場所(但需要預先設置好三分之一的容納量);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宣佈將於5月30日重新開放電影院;愛爾蘭電影院將於8月底復工。

再來看看鄰居日韓。

5月13日起,日本Sunshine院線旗下的9家影院陸續恢復營業;5月15日起,日本東寶院線的10家影院將重新開始營業;5月18日,日本AEON院線的27家影院也將重新營業。

日本東寶院線部分影院復工通知

目前,在日本恢復營業的電影院片單中,播放的都是《綠野仙蹤》《肖申克的救贖》《你的名字》《寄生蟲》《新·哥斯拉》等老片;日本恢復營業的區域,也基本都在仙台、濱松、長野、靜岡、熊本等地,像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暫時沒有公佈恢復營業的計劃。

4月29日起,韓國CGV院線的36家分店重新開始營業。同時影院復工以來,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電影振興委員會免費爲民衆投入了價值90億韓元(約5400萬人民幣)的電影優惠券,1人最多可以領取兩張,以刺激消費、扶持院線產業。

現在,韓國院線正逐步推進小規模復工,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在5月1日-5日期間,全韓共有超過44萬人次觀影,票房開始復甦。值得注意的是,除老片外,韓國院線在此次復工期間,上映了《1917》《朱迪》《魔發精靈2》《紐約的一個雨天》等好萊塢新片。

03、2020,重啓ing

隨着全球電影業按下“重啓鍵”,電影院開門指日可待。但疫情也給當下的電影業帶來許多變化,有的是短暫的,有的是長遠的。

首先,流媒體對電影產業的影響加劇,併成爲未來電影市場的重要增長點。此次疫情中,無論是奈飛市值的逆勢上漲,還是多家巨頭入局的羣雄爭霸,多家流媒體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並藉助疫情黑天鵝加速了其全球化擴張的步伐。4月28日,YouTube宣佈將與柏林、戛納、威尼斯電影節等全球20大頂級電影節合作,舉辦名爲“我們在一起:全球電影節”(We Are One::A Global Film Festival)的線上電影節,該電影節將於5月29日至6月7日在線上舉行。這也是重量級電影節們的首次“線上聚會”。

同時,“線上與院線誰先行?”的問題,更是被直接地擺在了電影人的面前。此前,環球影片《魔發精靈2》直接上線流媒體的做法,更是引發了片方和影院的激烈“扯頭髮”。其中,全球最大電影院線AMC院線發佈聲明,稱AMC將不再放映任何環球影業的電影,言辭激烈地稱其不尊重影院觀影模式和窗口期。而該片在上點播後的三星期內,估計的銷售額就高達1億美元(超片方預期),分別創造了流媒體電影中首日、首週末播放量之最。

其次,復古觀影潮來臨,汽車影院在多國重新流行。比如在德國,僅有的兩個全年開放的汽車電影院之一埃森(Autokino Essen)自三月以來,電影票供不應求,像《曼塔曼塔》(1991)這樣的喜劇老片,500張票也迅速售罄。而2月以來,自韓國的普通電影院關門後,汽車電影院開始“逆勢增長”:位於大邱的Cine 80汽車影院票房收入增長了20%;位於首爾郊區的Jayuro汽車影院票房則飆升了30%。但隨着疫情的結束,這種流行於上世紀的汽車影院或是會“返寒”。

另外,隨着電影業加速洗牌、新技術開始賦能,這也迎來了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風口。就中國而言,目前隨着熱錢消退,投資人會更加謹慎地評估項目,多個製作方也聯合發佈公開信號召“開源節流、共渡難關”,來提升影片質量、整肅行業風氣。而隨着新基建的投資大潮漸起,5G商用逐漸規模化,“5G+AI”將進一步驅動視頻產業迎來增強型視頻(如VR、AR、AGC)內容的快速發展,或將帶着電影業進入一個充滿想象的新階段。

“action!”已經喊起,全球電影產業將迎來一個激烈變革的2020年。而現在電影院急需的,是勇於“喫螃蟹”上新的大片們。

-END-

輪值主編:依梧

作者:Siberia

編輯:祖安安

製圖:絲雨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