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恋而言,如果说童年时最美好是纯真,青年时最美好的是热烈,成年时最美好的是相恋,老年时最美好的是相扶,那么少年时最美好的便是朦胧。

少年时的爱恋是青涩的,就像冬日里笼罩在近前的那一层淡淡的雾气,若有似无,但太阳却在这一层淡淡的薄纱中变得唯美梦幻了起来,让人们总是在往后的日子里追忆感慨,微微一笑。

岩井俊二的《情书》将这种少年时爱恋的朦胧展现到极致。

唯美,可以说是我看到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

整个电影以东方独有的婉约含蓄又不失唯美的手法呈现出来,不管是电影场景的设置,人物心理细节的表现,灯光的效果还是音乐的选择衔接都是如此,就像一片小小的羽毛飘落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惹得人的心痒痒的,忍不住探究到底。

《情书》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通过渡边博子和女树的来往信件中一点点剖开中学时代男树的情感故事,男树将自己对女树的暗恋隐藏得很深很深,一丁点儿的痕迹都没有流露出来,还会常常捉弄女树,给女树留下调皮捣蛋鬼的印象。

或许,男树已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女树的喜欢吧,但是女树并没有接收到。

人物细腻的情感通过电影镜头和场景的转换娓娓道来,让你感受那个因登山事故不幸去世的男树与同名同姓的同班女生的情感片段,细腻地向观众道出男树内心深处的东西。

初恋,是美的,不管有没有遗憾,这是青少年迈向成长的一块里程碑,是自己内心挣扎的源头,也是以后爱恋的蓝本。

电影以男树现在未婚妻渡边博子和他初恋对象的信件来往追忆这位亡人,在雪花飘落、茫茫雪国的世界里,情书就这样展开叙述。

电影里有一个场景我一直念念不忘,那是男树和女树一同在图书室的一幕,男树身着白色校服斜靠在窗前静静地看书,一时间,轻风拂起白色窗帘带进了三两片樱花花瓣,这一切在阳光的烘托下变得梦幻起来。

女树静静地偷看着这样的男树,我想在那么一瞬间,女树是喜欢男树的,就像少时大家所说的,我喜欢上你不是因为其他的,只是因为你在那天蓝天白云阳光下穿着白色衣服笑得很开心。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喜欢很肤浅,但是,少年时的男孩和女孩除了拥有纯真美好的情感,又怎么会拥有其他什么物质的东西?

年少时的爱恋,清澈不沾染丝毫欲望,纯洁如雪,深远到天际。

如果不去深究,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在别人心中,曾经有如此重要的位置。能够回忆的,或许只有窗前那恍惚的身影,静默的脸颊,或许只有那些点点滴滴荒唐的片段,已经是百转千回的细腻情怀。

寂静而坦然地走向离别,就好像女树骑着自行车消失在小樽的街道,没有背负四号的哀痛。深处的心意也只有经过时间的荡涤,才能够如此隽永悠长。

自然的体现出幻觉式的纤细哀愁和象征意象是《情书》中最为成功的地方,玄幻的哀愁迁移和清冷的风韵将影片定位于青春却又不止于青春。

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体会到这意蕴,只是为曾经年少的浪漫哀愁所感动,只是猜想倘若女树和男树曾经相爱,结局又是怎样。

于是想着,"情书"究竟是什么?是渡边博子寄给天堂男树的信?还是少年男树细心描画自己喜欢女孩的书签?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爱恋的对象,这似乎和成长无关,而是隐秘于心的情怀。

年少的时候,我们总有好多话想对喜欢的人说,即使和他或她根本不认识。

长大后,孤独地站立在十字街头,看人影穿梭却没有一个人为自己停留。冥冥之中是否会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地站在黑暗的舞台上,等待照亮彼此的光线?

女树的回忆让渡边博子最终走出了自我情感的深渊,也是博子让女树明白原来在很久之前曾经有过一个男孩无比真挚地喜欢过她。

彼此照亮却从未相逢,似乎没有人为她们遗憾,但她们俨然融为一体,成为爱和回忆的象征。

她们各自徒劳的爱,在这一刻平添了动人的韵味。若是没有办法遗忘,不妨铭记在心。就如同我们无法回避死亡,却仍然要勇敢地生活。

"你好吗?"

"我很好。"

只愿在心里,再为你写一封情书,最后一次忘记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