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项羽有自己的权衡吗文郑剑(《楚汉传奇》,项羽)【作者简介】郑剑,笔名寒冰,中学语文教师,白水县作家协会会员。喜欢在书斋中安静地读书,喜欢文郑剑
【作者简介】郑剑,笔名寒冰,中学语文教师,白水县作家协会会员。喜欢在书斋中安静地读书,喜欢在阳光下自由地行走,更喜欢把自己的思考点化成芬芳的文字,分享给我的学生,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范增的建议,杀了刘邦
鸿门宴,是项羽与刘邦的第一次较量,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四年后,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那时,项羽仍不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反而归罪于天,是“天要亡我”。其实,项羽失败的种子,在鸿门宴就已经种下了。
如果当时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杀了刘邦,就不会有后面刘邦北面称帝的可能了。只可惜,项羽置范增的多次暗示而不顾,听信项伯的劝说,相信刘邦的诡辩,放走刘邦。那么,项羽为什么相信项伯,而不听从范增的建议呢?
(刘邦)
范增是项羽的谋士,项羽尊他为“亚父”。范增老谋深算,为项羽出谋划策。当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刘邦要称王的消息,项羽怒火中烧,立刻下令攻打刘邦。
范增趁机分析形势,他说,刘邦本是好色贪财之徒,进了咸阳城,却封存府库,远离美女,他的志向决不是当个小小的关中王。并且,范增夜观天象,看到刘邦所在的天空有五彩,那是天子之气,刘邦一定会和项羽争夺天下。范增的劝说更是火上浇油,坚定了项羽攻打刘邦之心。
当时,项羽拥兵四十万,而刘邦只有区区十万人。兵马未动,胜负已判。但此时,项羽的叔父项伯却为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私见张良,泄露军情。这本应治罪,但项羽却听信项伯的话,相信刘邦封存府库,是为了等待自己,不愿诛杀有功之人。
(二)刘邦真的想当关中王
刘邦真像他所说的,没有当关中王的想法吗?答案是否定的。
公元前年,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是关中王。刘邦进军关中,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成功避开秦军主力,以极小的代价,先项羽一步进入咸阳。先进入咸阳的刘邦欣喜若狂,入皇宫,坐龙椅,卧龙榻,左拥右抱,享受秦帝的美女。
后来在张良和樊哙等人的劝说下,才退出皇宫,封存府库,与百姓约法三章,然后驻军霸上。刘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实力与项羽无法抗衡。
可见,刘邦有称王的野心,只是实力撑不起他的野心,所以才主动示弱,讨好项羽,保全性命。他向项伯祝酒,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成功拉拢项伯,让项伯相信自己,并替自己向项羽说情。
而且,刘邦亲自前往项羽军营,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他向项羽表白,“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刘邦自称为臣,态度何其谦卑。项伯对刘邦的话深信不疑,因而劝说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
听了项伯的话,听到刘邦的表白,项羽或许还有疑虑,但此时的刘邦确是有功之人,诛杀有功之人,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况且,在项羽眼里,刘邦势力弱小,他真有称王之意,收拾他,还不是分分钟的事,项羽实在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
在范增的眼里,刘邦是对手,早除早放心。所以他劝说项羽攻打刘邦,当项羽放弃攻打,宴饮刘邦时,范增就想在宴会上除掉刘邦,反复举起玉玦暗示项羽,项羽却没有反应。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范增让项庄舞剑助兴,趁机刺杀刘邦。没料到项伯却处处保护刘邦。范增再无计可施,得知刘邦逃走,气愤不已,把刘邦留赠的王斗击碎在地。
(樊哙)
(三)项伯的劝和与项羽的犹豫
范增一心想除掉刘邦,项羽却犹豫不决。杀与不杀,项羽有自己的想法。先有怀王之约,后有刘邦不争,若此时杀掉刘邦,只会落个不讲信义,残暴嗜杀的恶名。再说,刘邦即使有野心,他哪有和自己争王的实力?所以项羽不杀刘邦,因为他沽名钓誉,也因为他自大轻敌。
鸿门宴上的座次安排充分体现了他的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特点。项羽为主,刘邦为客,自然刘邦应在尊位,但项羽自己却坐在东向尊位,而把刘邦安排在北向坐的卑位。可见,项羽从未把刘邦放在眼里,虽然他们还是结义弟兄。
项羽之所以听从项伯的建议,不是因为他们关系亲近,而是因为他们叔侄二人想法一致,都一样轻信于人,一样沽名钓誉,一样缺少远见,这两个人不愧是一家子。项伯对刘邦之言深信不疑,又一心想维护项羽的声誉,所以,处心积虑,保护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项羽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项羽则更相信自己,刚愎自用,与自己想法不同的范增的建议他便可置若罔闻。范增虽名为“谋士”,但项羽却很少采纳他的建议。鸿门宴上如此,巨鹿之战亦如此,杀宋义,坑降卒,自封霸王,皆是如此。
项羽太相信自己,太迷信武力,司马迁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力能扛鼎,冲锋陷阵,无人能敌。他是英雄,天下谁人能与他抗衡?
章邯不行,司马欣不行,刘邦更不行。
鸿门一宴,杀与不杀,在项羽的眼里,自然不重要。所以,范增举块,项庄舞剑,项伯蔽护,项羽皆置之不理,不仅如此,他还给樊哙赐酒,得知刘邦不辞而别,他仍然平静地把刘邦留赠的玉璧放在座位上。
鸿门一宴,项羽错失良机,刘邦再也没有给项羽这样的好机会。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