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耀平,小米電視曾經最頭疼的對手。又一個老對手,曾經主導“風米之戰”的原暴風TV CEO劉耀平,加入小米,任電視部總經理,執掌小米電視。

又一個老對手,曾經主導“風米之戰”的原暴風TV CEO劉耀平,加入小米,任電視部總經理,執掌小米電視。在此之前,已經有四位小米的老對手走上了“招安”這條路。2019年1月2日,原金立手機總裁盧偉冰加盟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兼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2019年底,中興副總裁、努比亞創始人之一苗雷,加盟小米,擔任小米相機部總監。2020年1月2日,原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加戰盟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2020年1月5日,原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加盟小米,擔任小米集團中國區副總裁。

雷軍說,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於是,一個個老對手都變成了新隊友,削弱了敵人,強大了自己。把對手紛紛變成隊友,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首先,只有實力足夠強大,對手纔會對你心悅誠服。其次,你的發展路線和目標要獲得對手認可。第三,能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對手覺得在你這裏能實現自我價值,才願意跟你一起奮鬥。

01曾經最頭疼的對手

劉耀平,小米電視曾經最頭疼的對手。他從2001年加入創維,一直在傳統電視領域摸爬滾打。經歷了電視行業的兩次變革:第一次是從厚重的CRT電視機,變革到平板電視。第二次是從傳統收看直播信號,演變爲互聯網電視的內容點播。在AI概念興起之際,劉耀平認爲,用AI重新定義電視將是行業的第三次變革。

於是,2015年7月,他加入暴風,創建了暴風TV,打造AI電視。希望在即將到來的智慧家庭時代,能夠把握住最大的智慧交互入口。創立第一年,暴風TV銷售總量即達到100萬臺,成爲當時成長速度最快的互聯網電視品牌。樂視TV“倒下”後,暴風TV和小米電視在“互聯網電視”這個領域,成了一對一的角鬥。尤其是2018年,這場鬥爭達到了高潮。

在2018年4月,40吋暴風AI電視4(40X)正式發佈,定價999元,僅爲行業均價的一半。從觀影面積、畫質、音質、配置等各項指標,暴風AI電視4(40X)全面對標小米電視4A(32X)。不僅全面壓制,而且還給出了相較對手的比較優勢:相比小米的泛生態鏈、非核心業務佈局,暴風更垂直、更專業。面對這樣纏打的對手,小米電視頭疼不已。後來,暴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暴風TV沒有了母體支撐,逐漸乾枯。

02小米電視的壓力

變革中的電視行業,在5G時代又一次成爲了各方爭搶的香餑餑。尤其是處在5G前沿的手機廠商,最先嗅到了味道。小米電視去年的銷量已經是國內第一,但對手已經覺醒並開始了追趕。尤其是華爲,推出了“智慧屏”這一新概念,並且搭載了面向物聯網的鴻蒙系統。力圖從命名到交互再到生態,全面顛覆“電視”,準確抓住了大衆對電視變革的心理期待。華爲智慧屏對小米電視帶來的衝擊不僅是當下,更是在鴻蒙系統崛起的未來。

今年互聯網上榮耀智慧屏和小米電視的輿論戰,就已經給小米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壓力。另外,一加在印度推出了電視,OPPO也宣佈將在2020年推出電視產品…………小米電視還需要不斷大步前進,而劉耀平的履歷,已經足以反映他不僅熟諳電視的過去,這是基礎;更對電視變革的未來早有籌謀,這是變量。小米需要這樣的人才。

03爲啥都和小米對上眼了?

一個個老對手,都是各自領域的精英,去哪兒都行,爲啥都選擇了加入小米?首先,小米有未來。小米用9年時間成爲了世界上最年輕的世界500強,說明它正走在一個正確的道路上。面向未來的AIoT佈局,小米的泛生態鏈規模最全面,最龐大,也是最具潛力的企業之一。其次,小米攻堅能力強。小米自創立以來,多次遇到危機,但都在雷軍的帶領下,一一化解。從產業鏈到相機技術,一個個短板,在集中火力後,也都被補齊。攻堅能力強,也反映了上到決策、下到執行的高效。

第三,小米用人更開放。小米自己的定位仍然是創業公司,短短10年的歷史,不足以自我培養更多的高端人才。而AIoT產品線衆多,每一個都需要獨擋一面的人才領軍。因此,雷軍一直在呼籲外界優秀的人才加入小米。另外,和華爲相比,小米的用人相對更外向。任正非曾經談到外籍員工擔任華爲CEO的可能性時說,必須在華爲工作25年,從基層一層層升上來,才能瞭解公司結構。從小米的過往看,更習慣空降。

往期推薦:

騰訊股價再創新高!市值趕超阿里巴巴,一季度手遊營收347.56億!

印度製造要取代中國製造!蘋果或將iPhone 20%的產能轉移至印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