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援鄂醫療工作和恢復正常診療秩序有關情況。

會上,談及衛生健康部門在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方面的經驗,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在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過程當中,應該說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是重中之重。在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當中,始終堅持“降兩率、升兩率”,即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提高治癒率和收治率。在此過程中,還堅持四早和四集中,優化診療方案,優化醫療資源,優化醫療管理。

“我們首先就是關口前移,加強輕症的救治。”郭燕紅稱,新冠肺炎患者中,輕症比例較高,但是如果輕症不及時隔離收治,一方面會造成聚集性感染,有在社區造成進一步擴散的風險。輕症患者要隔離,最重要的是要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還要加強對病人病情的監護,因爲一定的輕症病人在病程進展過程中,有可能轉爲重症。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一方面要減少輕症向重症的轉化,同時也要及早的發現有重症的可能,也就是一整套的重症預警指標要關口前移,及早治療,防止輕症轉重症。一旦向重症轉化,能夠及早治療,提高治癒率。

第二就是落實“四集中”,即“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用優質資源確保重症患者的救治,讓綜合實力最強的醫院定點成爲重症治療醫院,同時擁有優質的重症救治團隊,還建立了院士巡診,專家巡診、會診等一整套制度,形成“一人一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不斷優化治療措施,降低重症患者的病亡率。

第三方面的經驗就是做到“五個結合”,力求治療的科學、精準和精細化管理。

第一個結合是在診療過程當中,堅持臨牀研究和基礎醫學要與臨牀治療緊密結合。國家先後修訂了7版的診療方案,優化診療方案的過程中,汲取了科研的新成果,以及臨牀救治的好經驗,不斷納入到診療方案中,堅持基礎醫學、臨牀研究與臨牀實踐的緊密結合,不斷優化治療措施。

第二個結合就是前方的救治與後方的多學科支持相結合。針對新冠肺炎器官損害的特點,前方救治與後方的多學科支持相結合,形成了多學科診療團隊,發揮好救治合力。

第三個結合是堅持醫療與護理相結合。新冠肺炎傳染病患者住在醫院,所有的治療、護理、生活、照顧都是由醫院來承擔,再加之有很多的重症患者年齡較大且有一些基礎病,所以護理工作非常重要。尤其在重症患者的護理方面,包括俯臥位通氣、管路護理,都需要專業的護士提供專科的護理。

第四個結合就是醫療與管理相結合,爲了保證救治的質量和同質化的水平,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包括死亡病人的討論制度、疑難重症的討論制度和24小時的病危報告制度等,通過精細化的管理和質量控制,來保障患者的救治質量。

第五個結合就是中西醫相結合,運用了中醫的辨證施治來發揮好中醫藥獨特的作用。

“所以,通過這些工作,應該說我們在救治方面還是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郭燕紅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敏 劉歡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