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面向公共衛生與健康領域的現實問題,加強對公共衛生與健康事業的相關研究,爲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充分發揮華東師範大學在人文社科等領域的學科優勢,加強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深度融合,在公共健康治理能力建設、國民健康能力促進、公共衛生與醫療政策、健康危機的預防與應對等方面開展理論、決策、機制與評價研究,努力建成健康中國戰略設計的一流智庫。會議還揭牌成立了“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現代中醫藥高等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療養院腦和行爲研究評估中心”“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療養院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心理健康與康復醫學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兒童早期發展中心”等系列合作共建中心,華東師範大學還與上海儀電集團雲賽智聯有限公司簽署了在互聯網醫學領域的戰略合作協議。

熟悉周到君的小夥伴,或許還記得幾個月前,周到君就報道了華東師大在覈酸檢測上的科研成果,當時就有不少粉絲驚呼:“一所綜合性師範大學竟然醫學研究力量那麼強!”

其實,華東師範大學一直致力於發展醫學教育與健康科學,通過醫教融合推動醫學教育功能的社會化。所以,好消息又來!今天(5月23日),華東師範大學成立醫學與健康研究院,聚集優勢學科,創新機制、整合資源、搭建平臺,爲醫學院建設奠定堅實基礎。成立大會通過互聯網向全球直播。

在研究院成立大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柯楊,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院士,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蔣華良院士等一批醫學領域著名專家受聘擔任研究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醫學界著名專家學者齊集一堂,共同研討新時代醫學與健康人才培養的使命和責任。

在研究院揭幕成立的同時,華東師範大學舉辦了“公共衛生安全新挑戰下的醫學教育創新與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聚焦“新醫科背景下的醫學教育改革”“公共衛生與健康領域的機遇與挑戰”“互聯網醫學與未來醫院”等三方面內容。黃奇帆、柯楊、陳國強在主旨報告環節分別圍繞“全球新冠疫情推動中國公共衛生研究與教育的新發展”“我理解的醫學教育”“疫情下的思考:醫學與健康科學的責任與使命”做了精彩報告。錢旭紅校長主持了學術報告。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榮休教授唐金陵、上海市司法局一級巡視員劉平、華東師範大學醫學與健康研究院名譽院長管又飛先後做了精彩學術報告。

據管又飛介紹,華東師範大學醫學與健康研究院將堅持“高水平、小而精、國際化”的高建設標準,優先發展高層次人才培養,從高學段向低學段穩步推進醫學學科建設。研究院設立基礎醫學中心、臨牀醫學中心、轉化醫學中心和公共健康中心,包含若干研究所及附屬醫院集羣。

其中,基礎醫學中心將以解決臨牀及公共衛生實際問題爲導向,以“高水平、高交叉、高融合”爲要求進行系統性建設。一是成立基礎醫學研究所,充分發揮基礎醫學作爲醫學學科發展之源的作用,完善基礎醫學及相關一級、二級學科建設。二是加強校級公共平臺建設,通過大型公共平臺建設集聚更多人才,聚焦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三是積極打造跨學科研究平臺。以醫學爲動能打通醫工文理深度融合的通道,與校內有關院系、學科共建基礎醫學及前沿醫學領域科研平臺。

臨牀醫學中心在重點建設臨牀醫學研究所的基礎上,將緊密對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地處上海的地緣優勢,在長三角地區布點若干附屬醫院及教學醫院,適時成立“長三角醫學健康教育聯盟”。同時,積極回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給醫學與健康領域帶來的變革與挑戰,創新體制機制,戰略佈局互聯網醫學,推動互聯網醫院等醫療機構發展新形態,與政府、企業及醫療機構共建“數字醫學共享平臺”,探索醫療智力、健康數據和設備資源高效配置的新機制,建立基於人員柔性流動、資源高度共享的數字化醫學教育、科研與臨牀服務的生態網絡。

轉化醫學中心將以“特色轉化平臺”爲理念,針對重大疾病和老年及兒童高發疾病的臨牀防治,打通基礎醫學向臨牀醫學快速轉化通道,致力於發展具國際水準的全面健康與醫學研究轉化中心。基於成果轉化和應用轉化兩種轉化方式,加強醫、研、企深度合作。

公共健康中心將以“新醫科”爲特色,堅持“以服務謀發展”的理念。一是面向公共衛生與健康領域的現實問題,加強對公共衛生與健康事業的相關研究,爲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充分發揮華東師範大學在人文社科等領域的學科優勢,加強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深度融合,在公共健康治理能力建設、國民健康能力促進、公共衛生與醫療政策、健康危機的預防與應對等方面開展理論、決策、機制與評價研究,努力建成健康中國戰略設計的一流智庫。二是加強與國際頂尖院校與醫療機構的深度合作,充分發揮華東師範大學的國際化辦學優勢,積極參與解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領域的熱點問題,爭取打造華東師範大學“全球健康”品牌。三是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優勢,在公共衛生、醫院管理、醫學師資教育培訓等社會亟需領域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用好、用足高水平師範大學“精準育人”的專業方法與優質經驗,推動醫學教育創新發展。

據校長助理、醫學院籌建辦公室主任雷啓立介紹,華東師範大學此次成立醫學與健康研究院,前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基礎性工作。2019年5月,華東師範大學與長寧區政府簽約合作共建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婦幼保健院和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2020年3月,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備案批准,成爲華東師範大學開設的首個醫學門類本科專業。

會上,蕪湖市委書記潘朝暉、副市長賀東與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校長錢旭紅一同爲“華東師範大學附屬蕪湖醫院”揭牌。會議還揭牌成立了“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現代中醫藥高等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療養院腦和行爲研究評估中心”“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療養院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心理健康與康復醫學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兒童早期發展中心”等系列合作共建中心,華東師範大學還與上海儀電集團雲賽智聯有限公司簽署了在互聯網醫學領域的戰略合作協議。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柯楊,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分別致辭,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醫學院發來祝賀視頻。衆多海內外醫學領域的院士和專家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參與大會。

來源:周到上海作者:李星言

贊一個 ( 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