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八爷党”的逼宫可以说是雍正自登基一来所面对的最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此时的朝堂上,雍正已然陷入到了“众叛亲离”地步,“八爷党”的众位康熙皇子,包括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关外进京的四位“铁帽子王”,甚至雍正一直委以重用的隆科多,都来胁迫雍正。而面对八阿哥等人的咄咄逼人,满朝文武选择了沉默,只有王文昭和张廷玉挺身而出,敢站出来为雍正说话。雍正实行新政,招致了太多朝臣的不满,得不到朝臣的支持也在所难免。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得罪了地主富户以及同他们有牵连的官员,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得罪了读书人和士绅阶层,“火耗归公”又砸了官员们的“小金库”,可以说雍正的新政的推行虽然成效显著,但是却让自己处于极为孤立的状态,支持自己的除了十三爷、张廷玉、李卫、田文镜之外,只剩下自己选拔出来的刘墨林、王文昭等一众雍正朝的新进士了。就连雍正自己在漫步官网朝臣的时候,心中也在默念,“这是科举朋党案的人”,“这不是自己人”,“这姑且可以算一个”,可数来数去,自己能能够确信坚定的站在自己一边的人已经是寥寥无几。满朝的官员们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们正是用沉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新政的不满,而他们的沉默却也是对八爷党逼供行为的间接支持,将雍正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王文昭为雍正说话是出于感恩与忠心。雍正登基之后,随即进行了开科取士,目的就是为国家官吏队伍培养新生力量,同时也招募一大批新官员在自己的麾下,更好地推进和实施新政。因此,雍正对于他继位后的首次殿试也格外重视,不仅亲自为王文昭掌灯,并且力排众议的选拔了刘墨林。而这些新进的士子们也对于雍正必然是感恩戴德的,尤其是状元王文昭,榜眼尹继善,以及几经波折补位探花的刘墨林,更是对雍正忠心耿耿。而此时的尹继善已经在江苏任职,刘墨林也在跟随宝亲王弘历在外办差,朝中只有王文昭一人。作为天子门生,状元及第,并且是受到雍正特别关照的王文昭,挺身而出也就成为了必然。张廷玉力挽狂澜,是两朝宰辅责任心的最好体现。《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是一位非常受人敬重的角色,不仅深谙君臣之道,身居高位却能洁身自好,同时,无论是为官还是做人,都让人津津乐道,深感佩服。作为康熙、雍正两朝宰辅的张廷玉,看到了康熙朝晚年的问题所在,也见证了雍正实行新政之后国家发展、国库充盈的现实成绩,他更多的是站在整个国家,整个朝廷的角度来看,而不是单单的只关心个人的利益,并且不会把权力看的那么重,这一点比起八爷党众人及满朝默不作声的其他官员,确实让人肃然起敬。而更为关键的是,张廷玉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积极为雍正进行了辩护,不仅戳穿了八爷党的阴谋,也用自己的一番话说动了满朝文武,让他们没有继续站在八爷党一边给雍正施加压力,也为十三爷重新掌控丰台大营,带兵驰援雍正赢得了时间。所以张廷玉站出来为雍正说话,是他责任心的体现,更是他作为首辅大臣对于国家、对于君主忠心的体现。满朝官员中,只有马齐保持沉默,是雍正最能理解,也是雍正最希望看到的。马齐作为上书房大臣,也是康熙留给雍正的能员干吏,虽然在朝堂是没有作声,保持了沉默,但是得到了雍正理解与认同,并且还是将马齐认作“也算是自己人”。在“百官推举新太子”的剧情中,马齐与佟国维一起,支持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而被康熙训斥为“真糊涂”,也因此被康熙降了职,排在张廷玉之后。这个时候如果马齐支持雍正,反而是帮倒忙,因为之前马齐举荐的是八阿哥,而在雍正做了皇上后,却调转枪口指向八阿哥,这明显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很容易被扣上“出尔反尔”、“见风使舵”的帽子,而遭到满朝官员的攻击,将自己和雍正陷入不利的境地,非但不能帮助雍正,反而让情况更糟,所以马齐非常正确的选择了沉默,只是对于张廷玉的问话正面而坚定予以了确认。作为康雍乾三朝的政坛“常青树”,马齐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该做什么,站在哪一边,因而即便不说话也得到了雍正的信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