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的問題時,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信息進行有目的的教育。當孩子出現反饋時,不管孩子這種反饋是真是假,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的反饋信息,如果不尊重孩子,而是一味的要壓制孩子,今後孩子就不會跟父母有反饋信息了,這樣下去,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

不少父母會頭疼自己的孩子,孩子太調皮不聽話,也非常的任性。做事總磨磨蹭蹭,完全是要吼,孩子才肯配合,儘管父母說了很多大道理,甚至打罵都用上了,可孩子絲毫沒有要改的跡象。面對這種問題的孩子,家長只要掌握3個策略:

1、向孩子說明行爲規範

孩子之所以不聽話,是因爲孩子不知道規則或者忘記了規則,這需要父母在身邊不時地去提醒孩子。在提醒孩子時,語氣要溫柔,切不可用憤怒和生氣的語氣跟孩子講話,這會讓孩子不願聽和聽不進去,用溫柔、堅定的語氣跟孩子講明和說明要求規範。

2、鼓勵和讚揚孩子的好行爲

孩子犯錯時,要耐心教導和引導,當孩子有良好的表現時,父母要做到對孩子鼓勵和誇獎,父母的誇獎和認可會成爲孩子懂事的動力。

3、細心耐心的教育孩子

孩子之所以常常不聽話,很大程度上都源於父母的教育態度,孩子犯錯了,父母認爲孩子小,沒有認真的說教,這會導致孩子認爲是理所當然,孩子會更任性、胡鬧、不聽父母的話,等孩子長大了,就更難說教了。孩子的行爲都是累積的,長期下來就更加的不聽話,甚至出現叛逆的情況。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好孩子呢?

1、尊重孩子反饋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時,當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反駁家長。家長會生氣,認爲孩子這是在找藉口和狡辯,但這並不是狡辯,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但很多家長意識不到,甚至不在意孩子反饋的信息,這樣教育孩子,是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2、分析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出現反饋時,不管孩子這種反饋是真是假,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的反饋信息,如果不尊重孩子,而是一味的要壓制孩子,今後孩子就不會跟父母有反饋信息了,這樣下去,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

3、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的問題時,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信息進行有目的的教育。針對性地對孩子做好引導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做個稱職的父母,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