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4月,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沈健和普尔村的群众们硬是靠着一股子狠劲和韧劲,建起了唐央乡历史上第一个大棚蔬菜基地,占地7亩,并在大棚周围配套了三个生态鸡养殖基地和1个藏香猪养殖基地。在前期已有旅游驿站等集体经济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商量论证,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决定建12个蔬菜大棚,进一步壮大普尔村的集体经济。

沈健和普尔村的乡亲们一起修畜圈(沈建左二)。

省级脱贫验收已经过去100多天了,想到自己的去留问题,普尔村的第一书记沈健却一连多天开始失眠了。

2018年沈健等几名年轻小伙被木里县纪委选派到唐央乡普尔村进行帮扶。初到普尔村的几个年轻人在经过了短暂的兴奋后,马上就面临了普尔村严峻的贫困现实:全村390户人口,1816人,其中108户建卡贫困户,551人,贫困发生率最高峰是达30%。虽然经过一系列的输血式扶贫后,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解决,但该村群众的致富手段有限,“穷帽子”随时可能会被“戴”回来。

要想让这108户贫困户真正拔掉穷根,就必须让他们像梁山108好汉一样练就一身过硬的致富本领,驻村工作队将力气花在了精准施策上。

工作队开始向上级积极协调。先后请来了各类专家27名,通过农名夜校等平台向群众教授一些实用性强的养殖致富手段,并分4批次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发展规划。之后又联系了相关对口帮扶企业,将128名已掌握一定技能的贫困户送到了广东等城市打工,户均增收1600余元。光靠以劳务输出的途径只能解决一部分贫困户家庭的增收难的问题,要想真正挖掉穷根,就必须在自家门口建个“金窝窝。”

在前期已有旅游驿站等集体经济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商量论证,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决定建12个蔬菜大棚,进一步壮大普尔村的集体经济。

对城市的人们来说,蔬菜是饭桌上的常客。但对于常年居住在平均海接近三千米的普尔村的群众来说蔬菜是比肉更金贵的东西。如果真能在普尔村搞出规模化的蔬菜种植,那就不愁卖!

“蔬菜大棚好是好,但会不会水土不服,再说了,万一搞砸了,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做?”在讨论会上,有工作队员打起了退堂鼓。

“兄弟们,我们来这里就是要干前人没干成的事情,如果我们连试的勇气都没有,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带领群众脱贫奔康。”沈健的慷慨激昂,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但真正要把计划变成现实,远比想象中困难的多。寻找适合的基地地址、求助农业部门化验土质、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落实销售渠道,还有不时传来的一些土秀才田专家的冷嘲热讽。

“自助者,天助!”2019年4月,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沈健和普尔村的群众们硬是靠着一股子狠劲和韧劲,建起了唐央乡历史上第一个大棚蔬菜基地,占地7亩,并在大棚周围配套了三个生态鸡养殖基地和1个藏香猪养殖基地。6月大棚收获第一批蔬菜,就被学校及机关单位抢购一空,鸡苗和猪种也陆续开始进行销售,到12月份的时候,大棚蔬菜及养殖基地的收入就达到了9万元,普尔村一副美好的生活蓝图正徐徐展开。

其实在大棚建设的关键时期,沈健家的30多亩苹果园也丰收了。这个果园是农村一大家子的主要收入,家人一个劲地催他回去帮忙,在电话里他的爸爸愤怒地质问道:“扶贫,扶贫,家里的事情你还管不管?你妈妈病了你不回来看,孩子病了你也不回来看,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你这样到底值不值?”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指责,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告诉家人:再过一段时间就回来啦!

如今,村子脱贫了,大棚也建好了,他也可以离开了。但沈健心里清楚,现在建好的大棚只是个刚开始学会走路的幼儿,还需要不断的搀扶和照顾才能茁壮成长,这个时候离开是不是太不负责任啦?烦躁中,沈健突然想给家人打个电话。

“喂,阿达(彝语:爸爸),还没休息吧?妈妈最近身体还好吗?”沈健拨通了父亲的电话,“我想和你说个事情,我……”

“是暂时回不来了吧?挫格(彝语:哑巴,傻子,对小辈的昵称),我从新闻里看到了脱贫的消息了,你可要好好的干啊,家里的事情,你不要担心了,人手的问题解决了。扶贫不是一家两家或者是一处两处得实惠。正是托了脱贫攻坚的福,我们家果园的土路硬化了,运送苹果和肥料比以前方便多了。你好好干,不要东想西想。”

挂完电话,亲人的话语像一股暖流缓缓注入心里,想起了初见普尔村时的模样,沈健突然有了一种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的自豪感。

“晚安吧,我的小村庄。”沈健睡着了,一夜好眠。

编辑 / 史珮瑾

视觉 / 曾丽

审核 / 徐浩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