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四大名著之中受衆範圍最廣闊的就是西遊記了,它不但是神魔小說界的老大哥更是一部浪漫主義的章回體小說,光是看西遊記這個名字我們就能知道這部作品和玄奘西遊這部作品有着一定的聯繫,沒錯作者就是以玄奘西遊的記錄作爲西遊記撰寫的藍本來的,再加上後期的神魔加入和當時社會人文的影響塑造出來了西遊記所呈現出的種種,這也正是它能受到衆多人喜愛的原因。

起初西遊記這部作品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受到很多人喜愛了,到後來隨着影視行業的發展西遊記也以電視劇的方式呈現了出來,剛上映便收到了衆人的追捧,換句話來說是轟動全國,從86年開始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也深入人心,得到了衆人的認可,想來西遊記也是陪伴了不少人童年,現如今西遊記已經在國外上映了,贏得了國際的認可和贊同。

提及西遊記中經典的橋段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基本上都和孫悟空有關吧,比如說大鬧天宮和六耳獼猴這兩個章回,當年孫悟空在三星洞學成歸來之後消滅了混世魔王,此時的猴子覺得自己已經是一方霸主,但是因爲沒有趁手的武器又聽從老猴子的建議前去西海龍宮討來了金箍棒這件法寶,回來之後花果山附近的幾大妖怪包括牛魔王都和孫悟空結爲了兄弟成了七聖之一,卻不料喝多之後悟空被黑白無常勾走了魂,到了地府之後孫悟空把自己的名字從生死簿中劃了下去。

這一系列的事情孫悟空已經覺得自己是三界第一了,就這樣孫悟空自詡名號齊天大聖玉帝聽聞之後便把這潑猴“請”上了天,猴子吵着鬧着要做天庭中最高的位置,孫悟空才修行不過百年而已怎麼可能做那麼高的位置,於是就給了悟空一個弼馬溫的職位,還告訴他這是三界中最高的職位了,最後悟空發現被騙之後大在凌霄寶殿上大鬧了一場。

我們再來說六耳獼猴那一回吧,當時這個複製品拿走了孫悟空所有的包裹,還將唐三藏打暈在地,被孫悟空發現之後二人便打鬥起來,他們到了地府也到了天庭就這樣三界衆人被這兩隻猴子搞得迷迷糊糊的。我們都知道最後留下了一隻猴子陪着唐僧抵達了西天,但你知道嗎這個留下來的猴子其實是那個複製品——六耳獼猴。

從以下三個細節中可以證實這一點,第一個點就是在兩隻猴子鬧到地府的時候有一聲大象的叫聲此時已經能看出來誰是真的猴子了;第二個點就是兩隻猴子來到靈山的時候,如來還誇讚了六耳獼猴的機智過人,還說他不做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所以說此時的六耳獼猴知道自己一定能取代孫悟空的位置才做這件事的;第三就是在六耳獼猴被消滅之前唐僧動不動就會念緊箍咒來控制悟空,但是在之後的行程中卻很少唸了。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的心魔。用現代話語就是另外一個人格。還有一種可能,孫悟空由於太過頑劣。而六耳獼猴這個人格懂是非,所以如來等衆多神仙,聯手把孫悟空的本體人格給消滅了,孫悟空的身體也由六耳獼猴人格代替。這兩種說法你更認準哪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