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鷹必須被媽媽扔下懸崖才學得會飛翔的本領,大自然都懂得的道理,我們也該如此,爲人父母,溺愛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將來總有一天孩子會離開我們,那個時候,孩子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文丨木棉媽媽

有網友寫了一個段子,中國式有八大寬容:爲了你好、習慣就好、都不容易、還是孩子、歲數大了、來都來了、大過年的、人都死了。

其中“還是孩子”也上榜了,有時候我就在想:爲什麼有那麼多令人討厭的熊孩子?其實大多數熊孩子都是因爲這句話慣出來的。“他孩子是個孩子”這話的殺傷力有多大?

去年有則新聞,有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酒後駕車,被交警查處後,父母趕過來跟交警說好話:他還是個孩子,能不能從輕處理?

當時這條新聞被好多網友在下面評論:三十多歲還是個孩子?

有人說,孩子無論多大,在父母眼裏都是孩子,但孩子離開父母那就應該是個成人,應該像個成人一樣行事,而不是躲在父母身後。

孩子犯錯後,如果你總是用他還是個孩子來爲孩子開脫,那麼孩子就永遠長不大,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前幾天有個新聞令人痛心,一名13歲的男孩兒姦殺了自己的親堂妹,事發後,男孩兒的媽媽淡定地處理血跡,而男孩兒也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問圍觀的衆人:真的死了嗎?

男孩兒的態度也令人氣憤:反正我還未成年!

難怪有網友說:未成年人保護法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未成年人犯罪保護法了。

如果你總說:他還是個孩子!那麼孩子就認爲自己的一切行爲都沒問題,這就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怕事兒。

你必須要讓孩子認識錯誤

現在很多人不提倡體罰孩子,但是孩子的犯錯後也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陳美玲說從來沒有體罰過孩子,但是有一次孩子犯錯,她講了整整八個小時的道理,直到孩子認錯態度端正才放孩子去睡覺。

作爲父母,我們有義務幫助孩子認識是非曲直,要讓孩子直到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你要有底線,孩子纔不會一再犯錯。

多年前英國發生了一起很惡劣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兩個小男孩兒把一個四歲的男童從商場誘騙走,毆打、折磨小男孩兒幾個小時後,又把男孩兒殘忍殺害了,事後兩個孩子裝作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樣子。

也是因爲這起事件,很多英國公民自發上街遊行示威,要求撤銷未成年人保護法。

小孩子的善可以無限放大,同樣道理,小孩子的惡也會無限放大,作爲父母,我們一定教給孩子善良。當孩子犯錯時,尤其是一些原則性的錯誤,一定不能縱容孩子。

做個有遠見的父母

我聽過一句很感動的話:孩子,我多想寵你,可是我不能!

那時候看《靈魂歌王》,看到淚流滿面,小小的查爾斯眼睛看不到,摔倒在地上,手伸到壁爐裏燙傷了,他大喊着:媽媽,救命!

可是媽媽就在一旁默默地流淚,我想那個瞬間她一定很想把孩子扶起來吧!就像每次寶寶走路摔倒時,我總會忍不住把孩子扶起來。

可正是因爲查爾斯媽媽的這種看似狠心的教育方式,查爾斯才成爲一代歌王。

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將來總有一天孩子會離開我們,那個時候,孩子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是的,在父母眼裏,在父母身邊,他都是個孩子,但如果父母不教給孩子道理,孩子怎麼可能什麼都懂?就算將來他會長大懂事,但如果父母不教給他一些道理,將來他可能就會碰很多次壁。

幼鷹必須被媽媽扔下懸崖才學得會飛翔的本領,大自然都懂得的道理,我們也該如此,爲人父母,溺愛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裏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爲、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