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十字軍東征時在這裏集結,如果說佛洛倫薩是文藝復興的殿堂,那麼這座被117條水道縱橫穿插而成的城市就是亞得里亞海上漂浮的夢。

作爲聞名世界的水鄉,它曾彰顯了自己如水似玉的無窮魅力,歷史上這裏也一度是全歐洲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所聚集之地。

相傳威尼斯的歷史始於公元453年,當時農民和漁民爲逃避酷似刀兵的遊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水上淤泥中,充滿智慧的人們建起了威尼斯小城。

14世紀時這裏已經一舉成爲了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如果說絲綢之路影響最遠的地方,那麼威尼斯一定位列其中,根據記載不難找到當年在威尼斯那些比黃金還要昂貴的絲綢。向來具備極高經商天賦的威尼斯人在15世紀將這裏打造爲全歐洲乃至全世界富可敵國的富庶之地,也是意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因而成爲了威尼斯在歷史上的全盛時期。

但好景不長,16世紀後隨着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及新航路開通,歐洲的商業中心逐漸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的光環慢慢喪失。1797年,威尼斯屈從於拿破崙的統治,有着一千多年曆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直到1849年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才取得了勝利。

不過,就算是這樣,威尼斯依舊是當今世界極具特色的歐洲城市,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建在“水上”,雖然新聞中也因此不止一次報道有關威尼斯又雙叒叕與水結下不解之緣的消息,但它獨特的建築方法,給了不少建築師以啓發:先將木柱插入威尼斯下的泥土之中,然後再鋪上一層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這種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極好,是從亞德拉亞海的伊斯特拉運來的。然後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磚,建成一座座建築。由於磚比伊斯特拉石輕的很多,所以不會出現房子嚴重下沉的問題。

順着這些建築,就能找到關於這座城市的種種歷史印跡。各式教堂、鐘樓、男女修道院和宮殿。其中大水道是貫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長街道,它將城市分割成兩部分,兩岸有許多著名的建築,到處都是作家、畫家、音樂家們留下的足跡,這一點和塞納河畔非常相似。

來到威尼斯的中心廣場——聖馬可廣場,你能看到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以及與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

聖馬可廣場初建於9世紀,當時只是聖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廣場。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將他奉爲守護神。相傳828年兩個威尼斯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大將耶穌聖徒馬可的遺骨偷運到威尼斯,並在同一年爲聖馬可興建教堂,教堂內有聖馬可的陵墓,大教堂也就以聖馬可的名字命名了,大教堂前的廣場也因此得名“聖馬可廣場”。不過如今的規模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1177年爲了教宗亞歷山大三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會面才擴建的。

如果你在威尼斯停留的夠久,那麼不要只在主島上溜達。因爲距離威尼斯老城區四十分鐘船程的遠處,有一個用腳走大半個鐘頭就可以逛完的小島――布拉諾島。

作爲一個寧靜安詳的漁港,這裏悠哉悠哉的氣息真的能使人放鬆,尤其是島上的五彩繽紛,更是讓在城市鋼筋水泥包裹下的人們透了一口氣,這個有名的童話島政府規定島上的居民每年必須刷一次房子,於是富有激情的布拉諾島居民就按照自己喜歡的顏色粉刷自己家的房子,因而成了在你面前的模樣。

不過也有人說,這裏的建築之所以被刷成各種顏色,是爲了讓出海的漁人在大海遠處就能看到家的方向。生活在布拉諾島的居民都是靠打漁起家,海上迷霧重重,漁民們又沒有什麼可以辨認方向的工具,便在自家房屋刷上了搶眼的顏色,自己就可以依靠顏色找到家,可是顏色有限,如何不撞色就是個大問題。於是政府規定,相鄰的房子不能是同色,也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島上的居民秉承着“高手在民間”的特質,將自己的卓越畫技盡顯無疑,如果說你是野獸派的死忠,那麼這個小島一定不會令你失望,居民們像是懂極了色彩原理,大塊的撞色設計並不會讓人產生突兀或者審美疲勞,相反卻有着讓你轉一圈再轉一圈的魔力~

那麼布拉諾島只有彩色房子嗎?擅於經商的威尼斯人才不會放過一切商機,當島上的男人們外出打魚時,女人則在家裏料理家務做針線活,並且做出了一片天地,因爲她們製作出了威尼斯特別的手工蕾絲製品,隨後這裏的手工蕾絲更是成爲歐洲貴族的喜愛品。

島上至今還流傳着一個故事:據說是當時聲名赫赫的達·芬奇到達地中海塞浦路斯島上的一個小鄉鎮時,突然想起自己不久後要去參加一個米蘭大教堂的聖餐會,可是出來的匆忙,什麼都沒有準備,便在這裏買了一件帶有蕾絲邊的新衣服。

關於威尼斯商人們所留下的遠不止這些,慕拉諾是威尼斯的玻璃工業中心,這裏所生產的玻璃製品被稱爲大名鼎鼎的“慕拉諾玻璃”。它以優美繁榮的古典裝飾風格,精細卓絕的手工製作工藝聞名於世。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威尼斯獨特的臉譜藝術和水晶加工工藝,穿過水城迂迴曲折的小巷,你就能看到原來有這麼多手工藝人正在將匠人精神發揮到極致。

威尼斯,這個似少女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因水而湧。

參考來源:意大利旅遊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