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三藏十二部经书中,般若部的核心。

《心经》全文仅二百多字,却是微言大义,奥理无穷。《心经》开篇言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很多人都会诵念《心经》,却对其中深意不甚了解。唯有明白了开篇这段话,才能够真正体会《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第一部分:观自在菩萨——明心见。

“观自在菩萨”,这是《心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有人将其就理解为“观世音菩萨”。然而,这是不太准确的。

菩萨,是佛教中的通称,比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菩萨是梵文翻译后“菩提萨埵”的略称,释义为觉有情,意思是让一切有情众生都觉悟。

因此,观自在菩萨,有两种含义,其一,显意指观世音菩萨;其二,密意指众生以般若智慧观照内心,从而获得自我解脱自在。

“观”意为审视、观照,重点在于内观自己,外观天地,进而观众生。

观世音菩萨,就是修行般若智慧,进而观世间众生疾苦的菩萨。

佛教中讲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为什么有的人学佛觉悟很高,就在于其有慧根,也就是“内观自己”做得足够好。

世人若能同观世音菩萨一样,审视内心,观照众生,修行般若智慧,那也会成为生命的觉者,进而显露菩萨相。

所谓,佛渡有缘人,当你做好“内观自己”,就可以“外观天地”来领悟般若智慧。从而以观世音菩萨一样的大慈大悲心去观照众生,达到自在的涅槃境界。

第二部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洞察世事

般若智慧,是佛教中的空性智慧,意为如实认知一切事物本源的终极智慧。波罗蜜多,意为到达彼岸之上,常译为“度”。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修行极为深奥的般若智慧,来度化自己,达到自我超脱。

整个过程,极为复杂,重点在于能看破红尘诸相。而这需要下很大功夫,吃很多苦头,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

玄奘法师一路西行,历经种种磨难,才从印度求得经书。而后又苦修数年,才成为通晓经、律、论的三藏法师。

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应当认识到,这世间万物瞬息万变,一切都难以永恒。所有呈现在当下的相,都是因缘和合在起作用。

万相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一旦失去因缘和合的作用,则诸相皆空。

因此,若以“般若智慧”来洞察世事,那么所有的行为就超越了本“相”。

不住相而行持,才能成为真正的“度”,从受苦受难的此岸,达到彻底觉悟的彼岸。

第三部分:五蕴皆空——破除执迷

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蕴,是梵文音译,意思是“积聚”。也就是说,我们人体的各种身心现象,都是由这五种成分暂时结合所形成。

其中,色指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有形态的物质。色蕴包括内色和外色,内色为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外色为五境,就是色、声、香、味、触。

受是感受,是通过感觉器官,对一切事物所产生的感受,包括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

想是想法,因接受外界事物和世间各种善恶美丑,所产生的各种想法。

行是行动,在对外界事物有了想法后,就会付诸于行动,产生善业、恶业、无记业。

识是意识,是对诸法产生的认识,以及执着于有个“我”存在,感知外界环境的心识。

人之所以有太多烦恼,就是受五蕴的干扰。心不静,身不定,行不稳。

修行般若智慧,方可“照见五蕴皆空”。从而破除对五蕴的执迷,使得思维不受干扰,抛下烦恼。

第四部分:度一切苦厄——彻悟人生

人生需要磨练,经历苦难才会想着走出苦难。苦难的洗礼,使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境界得到提升。

当我们的思维变得宽广,格局变得博大时。才能做到心中无挂碍,眼前无是非,也才能引领别人度过苦难。

因此,度人先度己。“度一切苦厄”,是先度自己的苦,再去度别人的苦。

人生活在天地间,个体的能量是有限的,若纠结过去,忧虑未来,只会是无尽的内耗。

唯有把能量聚焦在当下,才会给生命以滋养,改善自我的状态。

《心经》中蕴藏的道理相当深刻,若用一言以蔽之,就是:诸法空相,色空不二,能度一切苦厄。

读懂《心经》,方可彻悟人生;修心行持,方可活在当下。

“观自在菩萨”,是修行般若的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修行般若的过程;“照见五蕴皆空”,是修行般若的境界;“度一切苦厄”,是修行般若的效果。

开篇这一句话就包含了佛法修行的境、行、果,成为了《心经》的总纲。

其中深意,无穷无尽,须慢慢领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