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尘封书籍海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此人仁善却进宫当太监,曾经因为一件事而救下数人,后来活到了七十一岁
大家都知道太监这个职位,在很多人的最初印象就是狡猾奸诈、会做特别多坏事的那种。但是在历史上坏太监真的有那么多吗?难道没有一个属于好的太监吗?答案是肯定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位就是太监中的好人,那么他到底是哪一个,为什么选择做太监呢?他的名字叫做张居翰,当年他的出身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选择当太监。在他当太监的那时已经是唐朝末期了,这时候的唐朝已经早早的告别了以前的繁华,到处都出现问题,而且各种问题都纷纷而来。
他在进宫后,就成为了某个大太监的养子,这算是在后宫中有了不小的权力靠山。而且张居翰他非常的有能力,也特别会做人。在后来后宫的管理中,获得了李存瑁的的赏识,在李存瑁上位称帝之后,便把张居翰任命为枢密使。他后来便被派去了幽州监督军事,与幽州的节度使相处的非常的好,在天子下诏召回张居翰时,节度使便请求天子让张居翰留到幽州。后来朝中开始处理宦官,而当时幽州的节度使不愿意张居翰被处死,便换了一个囚犯代替张居翰,而张居翰则被藏匿在深山中才躲过这一劫,而当时处理完后只有张居翰他养父和他存活了下来。
后来由于以前敌对的势力后蜀还存在于他们的地界,被皇帝李存瑁知道后便派太子和一位大臣去出征后蜀,而当时后蜀的王衍知道自己这一方没有能反抗的能力了,于是便直接选择了投降。当时李存瑁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且还向他们保证,不会伤害王衍一家人,让他们和远征的军队一起回朝廷。在路上王衍一行人没有任何反抗的心思,只有先到达朝政上才有办法离开。
但是王衍这一行人还没有到达朝廷的时候,李存瑁听信了小人的挑拨,对王衍一行人起了杀心。于是就下旨把王衍一行人全杀了,而当时张居翰只是例行公事。对诏书进行了第二次的复查,他一看诏书大惊,他觉得人家都已经投降了,现在还要杀了人家,而且还要牵连无数的将士,他觉得心里过不去。随后在宣旨的路上想办法,最后想到了改写诏书。从这里就能看出他有仁慈之心,虽然是个太监但是本身的血性并没有被磨砺光。
他之后便冒着自己被处死的危险,把诏书中的一个字涂改了。而这时候中华字的博大精深就展现出来了,他只改了一个字,而诏书的内容大变。虽然后蜀主王衍一家没能保住,但是却保住了他手下数千名将士。让这数千名将士得以幸存。而这件事在史书中也有相当详细的记载,让许多懂历史的人都纷纷感叹,他这才是真正的大善。但是也有一些人比较好奇,这么大的事,难道皇帝李存瑁就没有发现吗?
说出来也算是比较幸运,因为古上并没有出现过改诏书这样说,而执行诏书的人也没有想到会有那个感改写诏书,执行诏书的人没有起什么心思,只是一心的执行了这个诏书。而且当时的皇帝李存瑁还没上位多久便被自己的干哥哥抢去了皇位。而张居翰因为怕查起此事,便请求皇帝回家养老,而他回家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让他安稳的活到了七十一岁。他为不惜以自己的性命去搏,冒着被处死的风险去修改诏书的内柔让后人非常的欣赏。而且他的聪明也非常令人赞赏,这是一位真真正正怀着仁慈之心的君子。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