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圣旨拟好以后,就让张居翰去宣旨,他看到了圣旨觉得皇帝出尔反尔有损威信,而且诛杀这么多人太过残忍,他就悄悄的把圣旨里的一干人等修改成了一家人。但历史上还真有一个不是神仙的人,在圣旨宣判死刑的情况下,靠一己之力救回了上千人的性命,而更神奇的是这个人竟然还是一个太监。

大家好,我们的洁华街边美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太监故意假传圣旨,救下仅千人性命,欧阳修称他:好人
文|维度
大家都知道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他们说话一言九鼎言,只要皇帝说出的话就几乎不会轻易的更改。可谓天子无戏言,贯彻他意志的圣旨更是如此,只要落笔盖印就不会再变。如果圣旨封赏一个人,那这个圣旨就可以当做传家宝代代流传,如果圣旨判一个人死刑,那就只有神仙能救了。
但历史上还真有一个不是神仙的人,在圣旨宣判死刑的情况下,靠一己之力救回了上千人的性命,而更神奇的是这个人竟然还是一个太监。因为影视剧作品的渲染,大众对太监的印象几乎都是负面的,说起太监就会浮现出蒙蔽圣听、弄权敛财、心理扭曲的形象。但这只是一部分人,还有一些太监文武双全、保家卫国、善良正直。
小编要说的不是下西洋的郑和,而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张居翰。他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净身入宫,因为办事严谨细致,得到皇帝的赏识被派往幽州监军,没想到这也间接的挽救了他的性命。后来宫内大臣们联名上奏清洗宦官的时候,远在幽州的他因与当地官员感情深厚躲过一劫。
后来他投在晋王门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晋王的儿子李存瑁在晋王去世后称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后唐,这时候张居翰的资历功劳都很高了,又被封为了枢密使,这可是能与丞相平起平坐的。后唐的实力比较雄厚,他们不停的开疆拓土,派兵攻打前蜀,当时前蜀的统治者王衍自知不是对手就率众投降。
李存瑁为了显示他的仁德就都赦免了他们。可天威难测,也许觉得这样的决定只有了面子,却留下了太多的隐患,便下圣旨诛杀王衍一干人等。圣旨拟好以后,就让张居翰去宣旨,他看到了圣旨觉得皇帝出尔反尔有损威信,而且诛杀这么多人太过残忍,他就悄悄的把圣旨里的一干人等修改成了一家人。
这样只杀王衍一家人,在宣读圣旨的时候读的也是一家人,挽救了其余随王衍一起投降的上千人,可谓功德无量。无论何时,哪怕他的功劳再大,修改圣旨都是死罪。但当时正值战乱,各诸侯国都在为了地盘拼的你死我活,皇帝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已经投降的国家的费脑筋。
皇帝不追查,其他人就更不会吃饱了撑着为了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得罪炙手可热的枢密使,所以这件事就这样有惊无险的过去了。后来后唐发生了兵变,李存瑁被杀,他为躲避权利斗争主动归隐田园,终年七十一岁。
欧阳修后来也夸他:好人!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