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次我們以吉利帝豪2009款1.8L 三廂手動舒適型和2019款1.5L手動豪華爲例做個配置比較,畢竟當年EC7也就是經典帝豪丐版官方指導價在8.28萬元,比這臺19款的車還貴呢。離合器踏板很硬,能讓人想起那些學車時候的老舊教練車,真正的老司機明白我的意思,沒錯就是那些兩腳離合才能開走的車。

十年,對人生來說是一個階段的休止符,對於一個品牌來說剛剛走過自己的一段開頭。

對於自主車來說,網上的爭議還是不少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自主車的進步還是不少。起碼十年前,常能碰到一些自主車首保沒過就趴窩等救援,現在這種狀況真的不常見。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的記憶就停留在十年前了,那麼我就來帶着你們探究下十年內,自主車能成長多少。閱覽須知:

主要是爲了防止無處不在的槓精出沒。

借十年前的老車倒是挺不容易的,畢竟十年之後還開這車的人比較少,多數人因排放和市區限行因素不得不換了國六的車。

這次我們以吉利帝豪2009款1.8L 三廂手動舒適型和2019款1.5L手動豪華爲例做個配置比較,畢竟當年EC7也就是經典帝豪丐版官方指導價在8.28萬元,比這臺19款的車還貴呢。從上市時間而言,一臺2019年上市的車,和2009年上市的車也差不多是十年。

特別說明:內飾配圖是09款手動豪華版,因爲年代久遠的原因,原車主的車外貼紙和一些車內自行改裝導致內飾和外觀無法體現車輛原貌。我算是理解前輩們爲什麼說老車找一輛素車實在是太難了。外觀一脈相承:

十年前是買菜車的長相,十年後依舊是那個買菜車的長相,沒有競品那種潮流感和運動感。十年前的車標裏面還有一抹紅色,中網也是最普通的中網,大燈則有一些合資車的影子。

現款的帝豪可以說得上年輕化,也有家族性的回字紋中網,但是說沒有當初博越給我那種震撼感來的大。

要說最大的差異,我覺得是輪轂的變化能讓老車主喫驚,排量變小輪子也變小了。內飾年輕化:

早年間這個內飾還是一副中年油膩大叔的的形象,如果再加上點桃木內飾就更加傳神了。如果放在當時的話,可以說能讓人眼前一亮的也就只有配置了。總體上是一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設計思路,畢竟那個年代買車的主力並不是年輕人。

現在的帝豪則是一副緊跟需求的車,手動版依舊稱不上豪華,畢竟價位在這擺着。但是好歹能說一聲跟得上年輕人的需求和審美,不至於讓人吐槽老氣橫秋。

內飾上最大的變化莫過於車機了,如果拿現款和老款比,那真是技術代差顯著了。車身參數基本沒變:

有人說現款看着小了,但是車身參數在寬度和高度上和十年前保持一致,只有長度減少了三毫米。這些網上車神的眼還真是明察秋毫啊。

座椅方面現款更舒適一些,老車那個座椅真是一言難盡的硬。跑長途開久了EC7還是會不舒服的,同時伴隨糟糕的噪音水平。唯一可以拿出來炫耀的是,EC7給的揚聲器數量是6-7個還有當時風靡的CD機。現在的年輕人基本用手機放歌或者U盤了,路邊賣汽車CD的也很難見到了。

19款帝豪的座椅是偏軟的,包裹性還行,不過揚聲器數量只有兩個,音質在這個價位也只能說湊合能聽。空間基本變化不大,滿足家用是可以的,後排對腿部承託有所欠缺,但是想想這車的價位,忍了吧還是認了吧。頭部空間來說,對於大部分人夠用,個子高的自覺前排吧。儲物空間基本夠用,後備廂來說19款值得好評,橫向開口寬度可以輕鬆放進去單位採購的大袋麪粉。

材質上來說,19款帝豪的用料更加柔軟一些。動力上不如老款是真的:

爲了避免有人說我先開排量更高的老款再開新款而感到落差,我先開的19款帝豪。19款的最大尬點在於肉,起步慢是很常見的吐槽。雖然和國六因素不無關係,但是這個動力絕對沒有一些競品初段動力更快。離合器比較輕,對新手也比較友好,檔位行程比較長,掛擋正常水準達不到合資車那種優秀質感。

踏板位置就是正常的家用,做跟趾動作還是沒法特別激烈的。NVH做的對得起這個價,但是加速超車的時候發動機噪音會從機艙裏面源源不斷的傳來。方向盤指向還行,但是能感受到有一定虛位,如果你不是激烈駕駛基本對日常行車沒啥影響。轉向輕鬆,方向盤的隨速增益做的只能說給個及格分。坡起和倒車都是不錯的,這個配置上已經有了倒車視頻影像和上坡輔助。不過滿載開空調坡起還是需要注意下轉速的,倒車也得注意點周邊環境。懸架方面走坑窪路面也就說那種被大車壓的路是一種糟糕的旅程,懸掛的濾震能力得到充分的體現,雖然調教是偏家用,但是這方面表現依舊和五年前的水平沒啥兩樣。

經典帝豪則是絕對的動力贏過這車,而懸掛方面就硬的多了,好處是高速過彎信心更充足。但壞處嘛,你走幾次地庫就明白了。離合器踏板很硬,能讓人想起那些學車時候的老舊教練車,真正的老司機明白我的意思,沒錯就是那些兩腳離合才能開走的車。一檔不好掛進去,而且還得用點力氣。但是開起來的話,加速感和超車的順暢比19款高的不知道哪裏去了。但是說,這臺發動機在當年的同級別裏面也不算特別強更別提和合資1.8L較勁。

座椅舒適度真是沒法和新款比,硬多了,可以說座椅基本沒啥考慮過人機工程。最讓我驚奇的是,倒擋必須兩腳離合才能掛進去,不知道是什麼原理。起步的時候,這臺1.8L表現不太好,低扭無力感很重,但是高速巡航的話油耗表現放在十年前的水平還算不錯。轉向傾斜度不大,底盤反饋在當時這個價位的自主車可以說挺好。方向盤偏重,指向性也不清晰,總體來說拿這車爆改的幾乎都是外觀件。操控性來說價值並不大。榛名點評:

十年之久,自主車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正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裏面寫的:“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無論是油耗,舒適度,內飾設計和質感,自主車都有了長足性的進步。甚至說安全性設施和輔助性設備都有了很多的增配,科技配置也多了很多。作爲年輕人的第一輛車,還是可以考慮的。

但十年的箇中滋味,也許只有在車內一個人聽歌或者和朋友喝兩杯才能懂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