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寇自重,又名垂青史,受史书敬仰第一人乃李成梁,李成梁此人的履历功绩在这里就不多言了,蒙古人,女真人都被李成梁在其领兵的时候来来回回杀了个遍,但是始终没有真正解决掉任何外患,我们仔细研究下李成梁的辉煌战果,总结了一个浅显易懂的套路,那就是联合A打B然后联合C打A然后联合B打C,也就是说谁强就打谁,打残了然后养着,再打另一个,不断向朝廷报功,最后封伯,虽遭言官弹劾罢官,但是年逾70多岁又被官复原职,70多岁的李成梁就有了野心了,不再是那个养寇自重将军了,而是相当皇帝了,他的目标就是朝鲜,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成梁想借努尔哈赤的手攻占朝鲜,然后自立,所以努尔哈赤很快就在李成梁的包庇和纵容之下,最终养虎为患,成了明帝国的切肤之痛,从此一场大戏拉开帷幕,山河破碎,生民涂炭。韩信归汉后,被刘邦拜为大将,史书评价韩信“北攻燕代,东伐赵齐,南摧楚人,战功赫赫”,韩信击败项羽后,被吕雉以谋反罪,杀于长乐钟室,韩信临死前发出了千古名句“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此千古绝句似乎是点醒了许多人,造就了后来许多大将养寇自重的毛病,有的纯粹是自保,有的就是权欲薰天。

大家好,我们的雨欣侃蓝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韩信归汉后,被刘邦拜为大将,史书评价韩信“北攻燕代,东伐赵齐,南摧楚人,战功赫赫”,韩信击败项羽后,被吕雉以谋反罪,杀于长乐钟室,韩信临死前发出了千古名句“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此千古绝句似乎是点醒了许多人,造就了后来许多大将养寇自重的毛病,有的纯粹是自保,有的就是权欲薰天。
养寇自重,又名垂青史,受史书敬仰第一人乃李成梁,李成梁此人的履历功绩在这里就不多言了,蒙古人,女真人都被李成梁在其领兵的时候来来回回杀了个遍,但是始终没有真正解决掉任何外患,我们仔细研究下李成梁的辉煌战果,总结了一个浅显易懂的套路,那就是联合A打B然后联合C打A然后联合B打C,也就是说谁强就打谁,打残了然后养着,再打另一个,不断向朝廷报功,最后封伯,虽遭言官弹劾罢官,但是年逾70多岁又被官复原职,70多岁的李成梁就有了野心了,不再是那个养寇自重将军了,而是相当皇帝了,他的目标就是朝鲜,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成梁想借努尔哈赤的手攻占朝鲜,然后自立,所以努尔哈赤很快就在李成梁的包庇和纵容之下,最终养虎为患,成了明帝国的切肤之痛,从此一场大戏拉开帷幕,山河破碎,生民涂炭。李成梁实为国贼,更可笑的是,东林党,钱谦益对李成梁那可是赞誉有加,史书对李成梁也多是赞赏。
近代最具代表养寇自重的人物就是袁世凯,袁世凯即不言明革命,有不火速进京勤王,对政府他得到了军政大权,对革命党,又采取不剿,两面讨好,最终获得了革命党对其大总统的秘密许诺,无论是在对清政府,还是革命党,袁世凯都是在养寇自重,玩的那叫一个溜。
吴三桂蠢材,得意忘形,把养寇自重的道理抛掷云外最终导致其灭亡的悲剧,当时,吴三桂上表请求出兵灭永历政权和李定国,白文选,洪承畴闻言大惊,果不其然康熙年间,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用弓绞死,洪承畴叹息:吴三桂必不久矣!果然,吴三桂曾在松锦一战中逃跑,皇帝奈何不了他,为何啊,手中有兵,外边有寇,皇帝再怎么不爽,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明末左良玉在玛瑙山一战中大败张献忠,已经是穷途末路的张献忠深知敌国亡谋臣死的典故,于是带着大批的金银财宝,派人给左良玉送去,并且送上一句话:“献忠在,故公重见,公所部多杀掠,阁部已猜疑,献忠若亡,则公必灭不久矣”,意思显而易见嘛,说左良玉杀良冒功,掳掠百姓,我张献忠要是死了,你犯的那些罪朝廷必然会杀你,左良玉听后,非常友好的收下了财报,而且言而有信的放走了张献忠。
再来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其实诸葛亮我是非常不愿意用阴谋论来说他的,毕竟诸葛亮廉洁奉公,乃是楷模。但是蜀魏的几次攻防不能不让人用阴谋论来评价他俩,都是在养寇自重,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各自的朝廷里都是受到猜忌的,诸葛亮为了转移内部矛盾所以采取北伐,而司马懿深知曹睿猜忌他,每次出征后都收回兵权,所以他俩绝对是不谋而合,心照不宣的互养互重。
虚构危机,妖魔良民,制造敌情,养寇自重,自古都是权臣自保,揽权,索银的不二法则,很难用忠奸来形容他们,围即墨而不攻的乐毅有没有养寇自重的嫌疑呢?5年平辽的袁崇焕有没有养寇自重的嫌疑呢?
戚继光作战,得谁灭谁,从来不会玩虚的,连给张居正的信中都自贬身价,称门下走狗,就这样一个大将最后死的时候连买药的钱都没有。
李成梁这样的国贼竟然在古代的那种环境下活到90岁,他的后人更是在朝鲜有不纳税的特殊待遇,朝鲜要是知道李成梁曾经想灭掉他们取而代之的事,会不会吐血?
养寇是误国误民,耗费财政。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