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西遊記》劇組來了一次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罕見的三場連拍,一場拍攝結束,攝像機不停機,燈光道具演員立刻換位擺好接着拍。《西遊記》劇組成立前的1982年上半年,楊潔導演曾率領王崇秋、李誠儒等人到全國各地採景,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地盤,不缺廟宇佛堂,因此就成了楊潔導演重點考察的對象。

說起《西遊記》裏的那些神仙扮相,最受關注也最受讚賞的無疑是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飾演者朱龍廣和左大玢也幾乎成了佛祖和菩薩的化身。

其實,在《西遊記》中還有一位還原度很高,幾乎如同本尊下凡的佛祖,那就是彌勒佛,孫悟空在劇中叫他東來佛祖。

我們看很多彌勒佛的塑像,再看《西遊記》中的彌勒佛,不論是外形還是神態,幾乎都是神還原。

飾演彌勒佛的演員叫鐵牛,他出場次數並不多,最主要的戲份集中在了第19集《誤入小雷音》。

一、爲等《西遊記》,廟堂空四年

《誤入小雷音》拍攝於1986年的7月和8月間,小雷音的拍攝地是安徽九華山的化城寺、上禪堂、肉身殿等地,小雷音原型妖洞拍攝地是浙江建德靈棲洞中的清風洞,還有一些零碎鏡頭則是在北京七王墳拍攝的。

楊潔導演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拍這一集,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浙江建德靈棲洞的特點,那裏冬暖夏涼,因此楊潔導演決定夏天去這個地方。

《西遊記》劇組成立前的1982年上半年,楊潔導演曾率領王崇秋、李誠儒等人到全國各地採景,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地盤,不缺廟宇佛堂,因此就成了楊潔導演重點考察的對象。

在考察到九華山時,楊潔導演意外發現了一個空置的佛堂,這個空間不小的佛堂打掃得乾乾淨淨,又很古舊,最好的是各個座上沒有一尊佛像。

楊潔導演大喜:這簡直就是上天爲我們準備好的拍攝地。因爲,在拍攝黃眉老妖的假雷音寺時,飾演羅漢的演員們要站在各自寶座上。其他的寺廟也不是沒有這樣的地方,但是牽扯到要挪動寶座上的佛像,容易出現意外不提,和尚們願不願意還兩說,畢竟那時候拒絕《西遊記》劇組拍攝的寺廟也不是沒有。

可以說,《西遊記》劇組有時候運氣確實很好,要拍“火燒觀音院”,湊巧就遇到一座不久前剛失火的廟宇。這要拍“假雷音寺”,就會遇到乾乾淨淨一座佛像都沒有的佛堂。

楊潔導演請求上禪堂的負責人保留這個佛堂的樣子不動,直到他們來拍攝。上禪堂答應了。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四年,1986年的夏天,《西遊記》劇組姍姍來遲,那個佛堂依然和四年前一樣。上禪堂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你們走後,我們就開始關注《西遊記》的拍攝進度,雖然一直沒有動靜,但我們相信你們肯定會來的。”

二、彌勒佛不好找

該集除了師徒四人之外,出場人物衆多,不過其中的三位主要演員還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上海。

飾演杏仙的王苓華來自於上海歌舞劇團,而飾演黃眉老妖和彌勒佛的演員都來自於同一個地方,上海電影製片廠。有意思的是,黃眉老妖的原身是彌勒佛手下的黃眉道童,而兩位演員論起來的話,彌勒佛鐵牛也是曹鐸的領導,他擔任過上海電影演員劇團副團長。

曹鐸是上影廠的老資格演員,雖然多數作品中都是出演配角,但其演技是相當精湛的。由於黃眉老妖的原型是黃眉道童,因此劇組對這個角色的設計是也要有點兒孩子氣,或者說有點兒傻里傻氣的感覺。

彼時已經58歲的曹鐸絲毫看不出已經年近花甲,將導演要求的孩子氣深入表演了出來。

在拍攝黃眉老妖在瓜田裏蹦躂戲份時,曹鐸被吊在半空不停摔向地面,幾條戲下來手和胳膊肘都破了,但老演員絲毫不在意,繼續拍。

此外,比較節約的《西遊記》劇組一人多用,還在本集中讓曹鐸飾演了柏樹精孤直公。

值得一提的是,給黃眉老妖配音的是當年正在上大學的張涵予,他雖然年輕,但在《西遊記》劇組中是老資格配音演員,曾爲包括孫悟空在內的很多角色都配過音,而黃眉老妖則是張涵予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角色。

本文開頭提到,彌勒佛是《西遊記》中還原程度很高的一個角色,其尋找過程並不順利。

楊潔導演曾找過幾個演員,但都不適合,彌勒佛不是光靠化妝能化出來的,還得有點兒神似纔行,本着精益求精的態度,楊潔導演不可能隨便找一個演員。

1985年底,楊潔導演帶隊去上海電影製片廠參加活動,著名演員仲星火和她很熟,得知楊潔導演在尋找彌勒佛演員上遇到了麻煩,他主動舉薦:“你看那人怎麼樣?”

楊潔導演順着仲星火的手看過去,那邊椅子上坐着一位胖演員,厚嘴脣,眯縫眼,一副和藹可親的笑臉,這就是傳說中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鐵牛也是上影廠資深演員,他和仲星火曾經在電影《南征北戰》裏當戰友。

三、計生用品做特效

《誤入小雷音》的拍攝過程有三點技術問題值得一提。

一個是化妝問題,這裏面有功夫,也稍微有些小遺憾。

豬八戒搬來二十八星宿幫忙,二十八位啊,好傢伙,每個還都是有名有姓的。造型大師王希鍾居然還真的爲每一個人都設計了專用的塑膠面具,這個真的喫功夫。

唯一的遺憾是,二十八星宿中有兩位在之前的劇集中已經出場過,一位是黃袍怪奎木狼,還有一位是昴日星官。如果還是讓他們倆用原先的造型出場,再和孫悟空豬八戒搭兩句話,無疑也算妙筆,就像孫悟空在南海遇到黑熊精一樣。

可惜,也許是製作週期和本集時長的緣故,這個小亮點沒拍出來,於是我們看到了和之前不一樣的奎木狼和昴日星官。

第二個是攝像機問題。

《西遊記》劇組本來是考慮浙江建德清風洞冬暖夏涼,所以來這裏拍攝。沒想到,劇組漏算了一招,那就是攝像機貌似不喫這一套。

洞外是三四十度的高溫,洞口就下降到十幾度,洞內更是冷風習習,人在這裏還可以,但沒想到由於溫差和潮溼問題,攝像機罷工了。

沒辦法,攝像師王崇秋和攝像助理只能扛着攝像機出洞曬太陽,由於劇組只有這一臺機器,洞內只能歇工。

攝像機曬太陽之後恢復正常,再回洞繼續拍攝,拍了一會兒又罷工,得,繼續給“老人家”曬太陽吧。

這可要了命了,幾十號人的劇組不能這麼等啊。

很快,王崇秋髮現了規律,那就是在洞內攝像機一旦開機就不能關,關機再開就完蛋。所以,解決辦法就是不停機拍攝。

於是,《西遊記》劇組來了一次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罕見的三場連拍,一場拍攝結束,攝像機不停機,燈光道具演員立刻換位擺好接着拍。在全劇組緊鑼密鼓配合下,洞內的戲份連拍三場終於搞定。

第三個問題是特效。

該集中有一個重點道具就是黃眉老妖用來罩住孫悟空的鐃鈸,爲了讓畫面逼真,劇組共製作了四個鐃鈸。

黃眉老妖手裏那個是第一個,那個是真的銅製鐃鈸。扔出去之後變成第二個,這個鐃鈸用線連着,拍下來之後用特效機做成變大的效果。

困住孫悟空的鐃鈸有兩個,一個是內景,也就是孫悟空在裏面玩兒“電焊”那個。

另一個則是外景鐃鈸,也就是豬八戒帶着二十八星宿玩兒命抬的那個,那是石膏做的,很沉,做完了就只能放在原地。

孫悟空被困住之後用金箍棒使勁捅鐃鈸,卻一直捅不開,這個過程其實不太好表現,只拍鐃鈸外景配上聲音的話就顯得畫面很單調。

有人想出了一個主意,讓鐃鈸上面鼓包,孫悟空每捅一下,外面就鼓一個包,這樣畫面就有趣多了。

怎麼實現鼓包的效果呢?工作人員想到了一種計生用品,將那玩意放在鐃鈸外面薄的地方,口衝裏,工作人員在裏面吹,外面就顯示出一個一個的鼓包了。

當然,也有的工作人員吹大了,吹成了一個球狀,這個就算是一個小穿幫了。

其實,吹那玩意在八十年代真不稀罕,當年小孩哪懂這個,都拿着當氣球玩,比氣球耐用多了。

四、何必西天萬里遙

86版《西遊記》劇組拍攝前定的宗旨是“忠於原著,慎於翻新”,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吐槽86版《西遊記》對原著改動太多,“忠於原著”就是個口號。

筆者認爲,86版《西遊記》是在大方向和大框架下的忠於原著,但在一些具體情節上則做了有益的翻新和原創。

比如《誤入小雷音》一集,實際上孫悟空對戰黃眉妖王要更費勁,請的救兵一波又一波,但如果按照原著拍,不光浪費資源不說,情節還經常重複,於是劇組做了刪減。

而在此之前唐僧遇到十八公、孤直公和杏仙等人的情節中,原著的結局太過於悲慘,樹精藤怪都被孫悟空豬八戒一掃而光、鮮血淋漓。

電視劇裏則是讓孫悟空嚇唬了一下十八公他們,樹精藤怪也就自然讓道了,這種改編雖然沒忠於原著但無疑更符合大衆審美。

而該集中最被觀衆津津樂道的無疑是劇組原創的《何必西天萬里遙》,這首歌作詞是閻肅,作曲許鏡清,原唱和《女兒情》是同一人,吳靜,舞蹈則是杏仙王苓華。

這首歌的歌詞清雅,感情豐富,曲調活潑、柔美,吳靜的清甜歌聲配上王苓華嫵媚俏麗的舞蹈,讓這首原創歌曲成爲《西遊記》經典插曲之一。

可見,原創和翻新好不好,不在於是否改動,主要在於改動的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