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像上文中举到的例子一样,袁绍在有所准备的时候抓准了时机,先将自己的部下安插在冀州的重要部位即插足其中,再循序渐进地将主人赶出去。虽然冀州的主人是自己的好友汉韩馥,但是当时的情况也不容袁绍考虑那么多。

《三十六计》中反客为主这一计,最早是出现在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第七十一回中。字面意思就是如果去到一个人的家里,主人不善待客之道,反而受到客人的招待。后来随着反客为主这一计在军事上的使用,指代的是在战争中将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即掌握一场战争的主动权。在《三十六计》中以一句:“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揭示了这一计的巧妙和使用方法:

袁绍

在战场中如果发现了敌方所漏出的马脚和漏洞就要赶紧插足进去,以扼制敌方的关键要害,再掌握住敌方的主机也就是首脑机关,再巧妙地采用循序渐进的作战方式。古人的按语说得很有道理,“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意思就是无论是暂客、久客、贱客,皆都是“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但是这些客人如果一旦掌握了主人的关键和机要之处,就可以凭借此反客为主,变成真正的主人。

待客之道

在大名鼎鼎的三国时期,袁绍和韩馥本来一对志气相投的盟友,当年还一起讨伐过董卓。但是随着袁绍的势力越来越大,在一次扩张势力的时候袁绍屯兵河内,韩馥见袁绍的军队缺少粮草主动派人送去粮草,以解决袁绍的燃眉之急。但是当时的袁绍觉得单纯的靠别人送粮草效率太低,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便听从了谋士逢纪的建议决定攻打冀州。虽然冀州的主人是自己的好友汉韩馥,但是当时的情况也不容袁绍考虑那么多。袁绍先是给公孙瓒寄了一封信,邀请他一起攻打冀州,于是乎公孙瓒即刻便派兵前往冀州。此外袁绍还偷偷令人向韩馥传递这个消息:公孙瓒既然要联合袁绍攻打冀州,你为何不找你的老朋友演袁绍帮忙呢?于是韩馥在无奈之下只好向袁绍寻求帮助。

接待客人

等到袁绍到达冀州之后,虽然在表面上对韩馥十分友好,但是暗地里早已将自己的各个部下安插晋了冀州的要害部位。等到韩馥发现事情不对劲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好选择放弃了冀州,袁绍就此占据了冀州。虽然袁绍这个计谋不甚光明,但是却让自己在不耗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但是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人们第一时间总是会注意到是谁获胜,而不会探究其获胜的方式是否合理。由此可见要理解反客为主这一计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袁绍的剧照

一、主动变被动为主动。在战场上或者竞争中如果我方是处于劣势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先发制人的作战方式,先下手压制敌人的势力,才能够有扭转战局的机会。二、变守为攻。在我方防守坚固的时候去敌方阵营中挑起事端,意为“客”,这样的话我方就不会在前往做客,疲惫不堪的情况下,还要担忧后方会有伤害,也可以做到以逸待劳。如果换种角度,当我方身为“客”遇到不利的情况时就要转攻为守。如此就能够将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将对方处于不利的局势,这样就能够增加我方取胜的几率。

韩馥和袁绍

二、抓准时机,取代主人的位置。就像上文中举到的例子一样,袁绍在有所准备的时候抓准了时机,先将自己的部下安插在冀州的重要部位即插足其中,再循序渐进地将主人赶出去。最后自己代替了主人的位置,也拥有了主人的权力和利益。三、寻找盟军,团结作战。在战争中如果遇到强敌的时候便可以在四周寻找同仇敌忾的盟友,借助盟友的力量使自己的能够成功地打入敌人内部,等到获取敌人内部的信任之后再配合上盟军的力量,步步为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逐渐的将敌人的核心力量换成自己的,从而夺取的敌方的政权。

袁绍和韩馥

所以在战场或者竞争中就要避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趁之机,也就是不将自己的漏点显露在敌人的面前。在做事上做到滴水不漏,小心谨慎和防患于未然。此外还要避免自身的关键部分落到敌人的手中,也就是不能轻信他人,更不能够将机要之处交给他人。如果一旦落入了敌人的圈套,又如何是好?此时我们便可以将计就计,出奇制胜。如果发现自己已经落入敌人为我们设下的圈套中,一定不能够自暴自弃,意志消沉,而是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后再根据分析局势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此时一定不能够碍于人情面子,因为敌人一旦想要反客为主的话是会不择手段的,那么既然他人都如此对待自己,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有何不妥呢?如果一味的骨顾着旧情和面子,最后的结果只会是成为他人的战利品,无情的将我们踩在脚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