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买紫境府时,老公没去看过现场,只稍稍提了一句“感觉离爸妈住的太远了”,但仍表示:“你说买就买,你决定,我支持。有人说1.6万买个房子已经很不错了。

  我真的没有想到,一个冠以“北大”之名的开发商会如此糟糕。

  2018年初冬,成都的新房限价政策已经推行一年有余。各大自媒体都在分析:即使新房的价格由政府核定,但房价也会因为日渐增长的“拿地价”变得越来越高。

  彼时的我还和老公蜗居在出租房里。裸婚的90后可以无车无房,但是以后总不能让小孩因为父母无房而面临读书被统筹的境况吧。

  看着二手房和新房之间的“剪刀差”,怎么想也是新房划算:新的房子,又可以设计成自己理想的样子,还比二手房便宜这么多!二手房动辄两三万的单价实在高攀不起。

  有一天我对老公说:“要不我们也去试试摇号吧,趁现在有所谓的刚需资格,不然以后政策改了,取消刚需资格和限价,可能更加买不起房了。”

  从此我们开启了选房之路。考虑到未来工作在南边的可能性,加上购房资格等限制,我们把房子的地点定在了高新区。

  最初,我们想摇中建天府公馆。但朋友说中建每个月都在说“下个月开盘”,究竟能不能等到它开盘,未知。正在此时,北大资源紫境府开盘了。我想离中建也不远,不如去现场看一下。

  这一看,便成了我懊悔的开端。

  不得不说北大资源真的是个很聪明的开发商,紫境府的售楼部富丽堂皇得让我觉得自己配不上它,而入园的竹林曲径又彰显着它不类凡夫俗子的设计。作为北大资源在成都的“首个TOP系”楼盘,它似乎满足我对房子、对“家”的所有期望。

  然而现实总会在人得意之际给人重重一击。

  北大资源也现身说法了一盘: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景观对比:左边为示范区,右边为实际交付

  今年4月下旬,离交房日期越来越近,坏消息却接踵而至。业主群时常看到邻居说电梯渗水、沙盘的儿童攀爬区摇身一变为有着极丑无比橙蓝配色的塑胶跑道+斜度20°的铝合金梭梭板、劣迹斑斑的石子路、以及因养护不到位而“谢顶”的草坪等等。

  正在我怀疑是不是因为疫情导致房子并没有达到验收条件、是否会延期收房时,开发商的收房通知书到了——通知我们4月29日收房。

  收房前肯定要先去看看吧,四月底的周末只休一天,本想在家休息的我们也只能从北门风尘仆仆的赶往紫境府。

  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根本没能踏入紫境府一步。

  我一度怀疑:这个房子真的是我买的吗?为什么我连看自己房子的权利都没有了?我们是业主吧?可这保安大哥怎么一副把我们当仇人的样子?

  可是,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保安大哥也是奉命行事,但业主真的心寒了。

保安大哥也是奉命行事,但业主真的心寒了

  终于在五一期间,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房子。历经两小时,我们跟随验房师完成了验房工作。开发商的人一直跟着我们,还当着验房师的面说出“以前验房师去验房,小区门都不会让他们进!敢验房,会被打的!”之类的似威胁似泄愤的话。

  空鼓、地不平、墙皮脱落这些问题就不谈了,更严重的是很多业主的房子都有贯穿性裂缝(泼了水后楼下天花板会渗水出来)。开发商是否能整改好这些房屋本身质量的问题,以前的我肯定会充满信心:这些本职工作,但凡有良心的企业都应该做好啊。

  现在,我真不知道。

  或者说,我怕再次失望。

多位邻居的家里有贯穿性裂缝

  这几日又有好几件闹心的事发生,北大资源紫境府的物管直接打了业主。而今天前去准备谈判的十位邻居里有四位女业主被粗暴的带走。原因仅仅是他们在街边妨碍办公。当我听到这些消息时,震惊、愤怒、无奈、失望……五味杂陈。

  照片和视频就不发了,不利于大家对和谐社会的期盼。

大门石材翻碱,石材背部未做处理

  这段时间因为房子的事情,真的太压抑太难受了。

  买房的主意是我提的,老公当初有犹疑但也无条件支持我的提议。

  买紫境府时,老公没去看过现场,只稍稍提了一句“感觉离爸妈住的太远了”,但仍表示:“你说买就买,你决定,我支持!”

  老公把选择权全权交付给了我,他只负责专心工作赚钱还房贷,这两年拼命挣钱,终于在这个月还清了之前东拼西凑借的首付款。

  但我却搞砸了。

  我不止一次懊悔为什么要买紫境府。

  周边的中铁、中建、融创、朗基哪个不比它划算?

  城里的楼盘哪个不比它住着方便?

  这个价格在当时放在城里都很贵了,为什么当时脑子那么轴就非得买它?

这就是开发商所谓的“展厅级车库”的门,车位28万一个哦

  朋友安慰我:现在的楼盘,哪有不维权的。

  我:长治御龙湾、人居盛和林语。

  朋友:这两个太实惠了,不算。

  我:合着现在买期房就是赌石是吧,赌对了是运气,赌错了是常理。我还不能拿别人的运气来对比我的常理!!因为90%的人吃屎了所以我也得跟着吃屎?这都是什么逻辑!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小说《晚明》里的一段对话:

  “刘公子是租房、典房还是买房?”

  “典房是什么?”

  “典房就是一次交割便可租住十年或二十年,但期间房主若愿退钱,也可收回。”

  “那就买房,现房。”

  “这现房是……”

  “就是修好的房子。”

  “刘公子玩笑了,没修好的房子如何卖得。”

  “有人卖得,也有人买。”

  “那可奇了,谁会这般傻,万一付了钱,修房子的人跑了找谁去。”

  初看时只是一笑而过,现在想想,自己也是局中人了。

电梯渗水

  业主们被糟心的房子搞得心力交瘁,可总有杠精出没。

  有人说1.6万买个房子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我郁闷的不是它卖得贵啊!我恨的是开发商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我要是知道它现在这个样子,我说什么也不会买。

  也有人说房子么凑合凑合住久了也就习惯了,你大度点,别往心里去。

  我只能说刀子没插在你身上,你永远不会疼。

  还有人说这算什么大事用得着天天投诉闹腾么。

  是,我是韭菜。但韭菜也有呐喊“不想被割”的权利。

  我和我老公作为祖国的公民,从小到大遵纪守法,现在每月交着高昂的社保,在利率上行时买房、背负着巨额的房贷。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我们都做着利于社会利于国家的好事。

  我们是韭菜,我认了。

  我只希望“在其位”的人能多想想我们年轻人,而不是在朋友圈转几次《后浪》的视频实现自我满(高)足(潮)。相关部门能够严格监督开发商,而不是相互推诿不作为。执法人员能够有稍微站在我们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一下,哪怕只有一瞬间,可能也不会如此粗暴的对待业主们。

  蚍蜉不想撼大树,蚍蜉只想求公允。

  大树若想压蚍蜉,蚍蜉光脚又何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