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惟新公關原御和戰記》(惟新公即島津義弘)記載,當時石田三成派出與島津家有交情的家臣八十島助左衛門到島津豐久的陣中,帶來三成的口訊,要求島津軍加入戰鬥。雖然《惟新公關原御和戰記》沒有說明爲什麼島津豐久要這樣回應石田三成,但當時的西軍在戰事指揮上並沒有統一的指揮,戰鬥的確如豐久所言,是按照臨場的情況作出決定,加上前一天晚上,西軍才從大垣城撤出,到了清晨時分就被東軍從後追上,從時間上而言也來不及進行作戰會議。

大家好,我們的大橙橙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摘要:關原之戰,島津義弘冷眼旁觀?事實總比你知道的更復雜
由於關原之戰的史料極爲零碎,排除江戶時代的軍記小說和各種野史,根據參戰人員的回憶錄重整關原之戰的經過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從這些零碎的回憶中,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不清不楚的,其中一個可以重組的事件,就是島津家在當日的戰鬥。
在9月15日的關原之戰裏,島津義弘一直廣爲流傳的事蹟,莫過於他們身爲西軍中被視爲戰力最強、作戰經驗最豐富的軍隊,卻一直沒有參與戰鬥。那麼,關於這件事情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這件事由於只有島津家臣的回憶錄做根據,因此當中的可信度存在一定的疑問,但考慮到這是戰事中唯一能夠透露作戰情況的一手資料,所以不妨一邊觀察,一邊思考。
引發島津軍旁觀不戰之說的原因,是由石田三成派家臣到島津家軍營時,引發了一件小糾紛而起的。具體是在戰事的什麼階段已經無法考證,但從常理判斷應當是小早川秀秋倒戈後,大谷吉繼軍快被全殲,石田軍也開始抵擋不住東軍的攻勢之時,石田三成希望島津軍前來支援。換言之,這個插曲應該在開戰一段時間後才發生的。
根據《惟新公關原御和戰記》(惟新公即島津義弘)記載,當時石田三成派出與島津家有交情的家臣八十島助左衛門到島津豐久的陣中,帶來三成的口訊,要求島津軍加入戰鬥。三成的口訊是:我軍已向前推進,戰勝敵軍,就在此戰,在後方的諸軍也要快速挺近,等待諸軍集結後,再與敵軍決戰。
然而,島津豐久只做口頭承諾,沒有做出實質行動,於是助左衛門再次來到豐久陣中傳令,卻還是落得同樣結果。另據當時身在豐久陣中的山田有榮的回憶,騎馬來到豐久陣中的助左衛門或許因爲兵荒馬亂,情況告急的關係,也可能是臨時失了方寸,沒有下馬行禮,直接在馬上通傳三成口令,等同侮辱島津家,使島津軍大感憤怒,甚至有人要拔刀討殺助左衛門。
總之,助左衛門的任務最終失敗。不久後,石田三成親自來到島津豐久的陣中,告知豐久戰況不利,需要島津軍的支援。可是,豐久卻冷言回應:今天的戰鬥乃由諸隊各以自家的武勇,盡力爲之,無人知道勝敗結果,一切皆由命運來決定。
看到島津豐久拒絕支援的態度,石田三成無可奈何,跟豐久說:原來如此,那就隨閣下喜歡吧!
雖然《惟新公關原御和戰記》沒有說明爲什麼島津豐久要這樣回應石田三成,但當時的西軍在戰事指揮上並沒有統一的指揮,戰鬥的確如豐久所言,是按照臨場的情況作出決定,加上前一天晚上,西軍才從大垣城撤出,到了清晨時分就被東軍從後追上,從時間上而言也來不及進行作戰會議。況且,論身份地位,石田三成本來就沒有指揮島津軍的權限。
這些內外因素在現代人看來似乎是無關緊要的面子問題,但事實上卻是那個時代的大問題,大大地影響到各家地位、尊嚴和作戰得失。因此,可以判斷當時石田軍的戰況已經到了不容樂觀的境地,迫使三成最終親自來求援。只是,站在島津家的角度而言,事情既然沒有任何準備,就突然被命令要上前支援,一時間難以接受,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無論如何,根據山田有榮的說法,石田三成求援失敗後:大概是回到其陣後,便傳出石田軍敗陣的消息。
由於是回憶,中間的時間點或許會有偏差。據另外一位身在島津義弘陣中的家臣,帖佐宗辰的回憶,石田軍約在午時潰敗,而且當時島津義弘還沒有穿上甲冑,也就是說,石田軍的失敗之快,遠超島津義弘的想象。
綜合以上零碎的回憶,由石田三成的求援到石田軍隊戰敗之間,是有密切的因果關係,而且中間的時間間隔也不太長。另外,要留意的是,這一連串石田三成與島津豐久的互動都發生在豐久陣中,而據戰後倖存的島津家臣回憶,豐久的軍陣與島津義弘的軍陣是分開的,豐久軍是位於更靠近前線的位置。
因此,我們一直以爲石田三成是向島津義弘求救不果,其實不然。嚴格而言,三成是向豐久求救,島津義弘並不在現場。也就是說,島津軍冷眼旁觀之說其實並不正確,頂多只能說是島津豐久旁觀不戰而已。而等到島津義弘知道消息,正在準備戰鬥時,石田三成已然被擊敗。從這個結果而言,西軍敗得太快,讓島津家措手不及纔出現冷眼旁觀的情況出現。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