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到了煙臺後,才發現山東的局勢也不樂觀,楊振聲趕緊去找熟人,弄來兩輛汽車,載着衆人好不容易趕上了開往濟南的最後一班火車。學人的南下之途頗爲艱辛,容肇祖回憶:“北平淪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併爲長沙臨時大學,我不得不離開辛苦節儉購買的一些書籍,這時心情之亂,難以形容,倉促隻身南下,什麼也不能帶。

學人的南下之途頗爲艱辛,容肇祖回憶:“北平淪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併爲長沙臨時大學,我不得不離開辛苦節儉購買的一些書籍,這時心情之亂,難以形容,倉促隻身南下,什麼也不能帶。”

坐鎮北大的鄭天挺意識到留下已毫無意義,爲了避免自己被日本人和漢奸纏上,忍痛告別。他記載:“當時教職工到校者寥寥可數,多數同仁都想早離危城,但又無路費??未走教授如孟森、羅常培、邱椿、毛子水、陳雪屏等也多次開會,建議給低薪職工每人發30元維持費。”鄭此時喪妻別子,期間壓力非常人可比。11月17日,天氣寒冷。鄭天挺與羅常培、魏建功等教授祕密乘車去了天津。到津後,當天下午錢稻孫從北平趕來,勸大家不要走,遭鄭天挺嚴詞拒絕。
國難逼迫中國這些知識精英們走出象牙塔,開始走向南遷之路。

由於時值暑假,戰事緊急,這次慌亂的撤退毫無組織,只能靠個人各顯神通。北平的師生們南下,第一站多是天津,但鐵路線被日本人控制後,逃離天津的唯一辦法就是乘船,只是無論到何處的船票都緊張,而且價格每日都在漲。北大物理系教授吳大猷好不容易借了幾百塊錢,買了一張去香港的二等艙船票。繞道去長沙。清華人類學教授陳達買了一張到上海的船票,本想到了上海再換船到南通,可淞滬會戰打響,沒船了。他勉強找到一艘英國人的拖船,付了一筆錢之後,躲在拖船裏到達南通,再從南通登上了一艘去漢口的汽船。五天後,陳達一行到達漢口,可所有到湖南長沙的火車都被軍方徵用了。等了兩天,他找到一列公務員專車,站着顛簸了21個小時纔到達目的地。當時,從北平到長沙坐火車只需24小時,陳達卻花了19天。

離開北平前,朱自清、楊振聲和沈從文等好友,默默將幾年來積累的文字資料和成果,一一投入火爐。沈從文有兩個兒子,長子不滿三歲,次子出生僅僅兩個月,妻子張兆和建議沈從文先期離開,她隨後找機會帶着孩子南下。8月12日清晨,沈從文與楊振聲、朱自清、朱光潛等結伴奔赴天津。

爲了掩飾,臨行前大家相互約定換一個身份:朱光潛是香港某洋行的打字員,沈從文是洋行的文書,楊振聲是賣花邊布料的小販。一路上有驚無險,可是車到了天津後,淞滬會戰已經打響,而天津也不能久留。將近十天後,終於等來一艘開往煙臺的英國商船。但到了煙臺後,才發現山東的局勢也不樂觀,楊振聲趕緊去找熟人,弄來兩輛汽車,載着衆人好不容易趕上了開往濟南的最後一班火車。車到濟南時,已是半夜。好在楊振聲的老友、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派人前來,代他們聯繫了一家旅館。在濟南等了兩天,這羣人才登上開往南京的火車。到了南京,因戰局緊張,找不到一個熟人,大家只好住進滄州飯店。南京到武漢的水路此時尚且順暢,此後纔有驚無險地去了長沙。

本文爲大魚號獨家稿件,未經大魚號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