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鞏固住這片領土,清朝還在此地招商承辦漁業,衆多中國商人都紛紛開始開發經營東沙羣島。從清朝退位開始,直到抗戰爆發前,日本漁民、浪人、菲律賓人等等,先後入侵東沙島,民國政府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奪回東沙島。

衆所周知,作爲南海四大羣島之一的東沙羣島,向來都是中國的土地。該地雖然面積狹小,卻處於國際航海路線中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該地漁業資源豐富,有超過500種魚類,140多種鳥類,還有多數是極罕見的物種。

更重要的是,東沙羣島還有極爲豐富的礦產資源,據勘探,該島周邊海底還非常有可能儲藏着豐富的可燃冰。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東沙羣島對我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早在晉代的時候,中國人民就已經開發了南海諸島。這個時候,廣東地帶的漁民就已經到離大陸最近的東沙羣島上進行生產勞作。而直到明朝開始,中國人民進一步地開發經營了東沙羣島。


據記載和考證,鄭和航海圖中標註的石星石塘就是現在的東沙羣島。而且在清朝康熙年間,朝廷曾經兩次派遣水師到東沙羣島巡視勘探。島上雖然沒有常住漁民,但建有廟宇,沿海漁民把此處當作絕佳的避風港。

然而近代以來,東沙羣島飽受侵略之苦。早在1907年,日本的商人西澤吉次就集結一百多人乘坐輪船,入侵了東沙羣島。不僅拆毀了漁民在當地建造的廟宇,刨掉中國漁民的墳墓,堂而皇之地佔領該地,懸掛起了日本國旗。


這一回,清政府還算反應及時,先派人到島上勘查廟宇的地基,再召集漁民作證。然後通過法律途徑,找日本方面交涉。由於證據確鑿,日本政府不得不在1909年8月26日,承認東沙島是中國領土。

當年的10月7日,清朝南洋水師的廣海艦奉命接收東沙島,並在島上設立主權碑。廣海艦官兵完成這些工作後,鳴放禮炮21響,以慶祝東沙島的迴歸。


不過,那個西澤吉次耍起了無賴,非要清朝賠償他的損失,因爲他在東沙島上搞了不少養植業。爲了儘快收回東沙島,清政府只好賠了他13萬兩白銀。

這事聽上去很讓人鬱悶,收回自己的領土,反而要賠錢給人家。不過,這就是當時的現狀,清朝政府行將就暮,正自顧不暇之際,能收回這塊土地,已經算是盡心了。

爲了鞏固住這片領土,清朝還在此地招商承辦漁業,衆多中國商人都紛紛開始開發經營東沙羣島。另外,清朝也重視起了對於此地的管理,建立了“管理東沙島委員會”,專門處理東沙羣島的諸多事務。


喫了這次虧後,清政府總算長了點記性,時任兩廣總督張人駿,趕緊派海軍把東沙羣島以及南海諸島的主權都給確定了下來。這是清朝在滅亡前幹過的、爲數不多的好事。

從1907年開始,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伏波、廣金、琛航等三艦巡視西沙各島,並將這些島嶼重新勒石命名。除了西沙羣島,李準艦隊還到達了曾母暗沙附近,爲日後確定我國對南海的主權,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這一系列宣示主權的活動,也算是被東沙島失而復得給刺激出來的。而兩廣總督張人駿,無論歷史功過如何,在收回東沙及南海主權方面,對中國是立有大功的。

張人駿曾親自乘坐軍艦巡視南海,並向列強鄭重聲明中國對南海及各羣島擁有主權。直到今天,南沙西部仍有一座“人駿灘”,以紀念張人駿對中國的這份貢獻。

但是,東沙羣島的被侵略命運遠遠沒有結束。從清朝退位開始,直到抗戰爆發前,日本漁民、浪人、菲律賓人等等,先後入侵東沙島,民國政府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奪回東沙島。


其中又有一個日本商人叫石丸莊助的,佔據東沙島十幾年,每年都要偷採一種草藥海人草達十萬斤,非法攫取了大量的經濟利益。可嘆的是,民國政府明知此事,卻讓他以資助觀象臺的藉口,一直賴到1928年才被趕走。

抗戰爆發後,東沙羣島落入了日軍之手,被劃分到高雄市管轄。直到抗戰勝利後,東沙羣島這才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算起來這是第七次迴歸了。

相比西沙、南沙羣島,東沙羣島原本一直是默默無聞。但它的戰略地位並不亞於其他羣島,尤其是隨着我國海軍力量的增強,南海諸島必將回歸祖國的懷抱。

【參考文獻:《清史稿》、《東沙羣島概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