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家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發呆,有時候會對着天空沉思,有時候會盯着着汽車一動也不動,甚至有時會把家裏的東西給拆了,比如電話、鐘錶、奶奶的收音機等等。因爲這些事,小麗沒少教育他,天天就此在家裏上演一場“母氣兒哭”的年度大戲。

有一次小麗老公的同學送了他一個九連環,但是小麗和她老公都解不開,就把這個九連環擱置一邊了。有天喫飯前,兒子突然看到了這個九連環,便拿起來開始鼓搗。到了喫飯的時候還不去喫飯還在解,小麗的暴脾氣一下上來了,大聲呵斥兒子先喫飯,可兒子紋絲不動繼續鼓搗。

丈夫看不下去了,“你兇他幹啥,讓他玩去吧,這能鍛鍊他的大腦。”過了一會兒,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兒子竟然把九連環解開了,小麗覺得很欣喜,意識到自己的兒子應該是智商比較高。果然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兒子都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智商天賦。

所以說孩子有些怪癖,並不是孩子不聽話,相反這可能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過分擔憂,也別盲目制止

1、喜歡“指手畫腳”

有些小孩子比較強勢,總是對其他小孩子吆喝來吆喝去的,喜歡對其他小孩子指手畫腳,在遊戲中當領導者,喜歡指揮別人。有的小孩子甚至還很喜歡錶現自己,什麼事都喜歡衝在前面。

家長朋友千萬別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孩子王,淘氣的不行,覺得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其實這種孩子天生就是指揮家,號召力特別強,讓人有能信服,願意聽他指揮。

2、小話癆

對於老師來說,對話癆孩子是“又愛又恨”的。而且有一個喜歡總是講話的孩子,家長會經常去學校吧。

如果你家寶貝是“話癆”寶寶,千萬不要擔心,因爲你有一個能說會道的孩子哦。這種孩子天生語言能力比較強,思維也比其他孩子敏捷。

3、喜歡模仿別人

之前就有朋友問道:“我家寶寶快2歲了,特別的喜歡模仿別人,這是好事壞事呢?”其實啊,模仿是孩子的天賦,對於寶寶來說他會模仿自己覺得感興趣的人和事。

當他們看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動作的時候,就會停在這個動作上,不一會兒就會將這個動作重複出來,最終形成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模仿就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和尋找新知識。

4、好動

多數的孩子,尤其是小男孩,會非常頑皮、非常好動。有時候他們連5分鐘都無法安靜地坐下,精力十分旺盛,感覺他們永遠都不會累,就像是得了”多動症”,有的家長還帶孩子去做檢查。

家長朋友有些杞人憂天了,這只是因爲這類孩子“運動細胞”發達導致,不必驚慌。一般這種類型的孩子,動手能力、實踐能力都比其他人強,而且思維也很活躍哦,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

5、喜歡惡作劇

當你的孩子喜歡調皮搗蛋,跟你作對似的惡作劇,家長朋友先不要生氣,不要對孩子過分苛責,這說明您可能擁有一個高智商寶寶。

據調查顯示,喜歡搞惡作劇的孩子更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以後成才的可能性會更大。因爲一個小孩爲了想出一個惡作劇,肯定會動不少腦筋,可能他們在這個上面花的心思會比做家庭作業多一些。

而且他在設計材料或者準備材料的時候,還得慢慢地,有耐心點,還得在非常隱蔽的地方進行。

雖然早就料到會有被媽媽痛批一頓,但他們還是敢於冒險,“頂風作案”,還從小樹立風險意識、獨立性很強。

那面對自己的高智商“怪癖”寶寶,家長朋友應該怎樣做呢?

A不要過分苛責

首先對於孩子的這些怪癖先不要急着打罵,有些孩子膽子比較小,被家長一訓斥就不敢再做這樣的事,這對孩子天賦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說這是抑制了孩子天賦的發展。

B善於觀察

家長朋友也要善於觀察,比如經常看到孩子發呆,先別想着這孩子又不學習,要先觀察,看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或者對於那些事情喜歡動腦筋。

C多和孩子經常交流和正向引導

看到孩子異於常人的行爲或者一些你無法理解的行爲,要和孩子多多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對什麼感興趣,知道孩子擅長什麼,然後根據這些着重培養孩子某些方面的天賦。

所以家長朋友,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怪癖先不要生氣,細緻觀察和及時溝通,再正向引導,這樣可能會收穫不同的意外之喜。

那麼,究竟怎麼正向引導孩子呢?

孩子喜歡做哪一件事或者哪一項能力更強,咱們就着重發揚這一塊,對孩子進行積極的鼓勵,除此之外,還需要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告訴孩子底線。這樣孩子就能在社會的允許下,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成長國家棟梁之才。

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實地考察等具體方法,帶孩子去特定的環境中瞭解不同人的感受,這樣他們在釋放自己能量的時候,也會懂得適當的收斂。

比如愛惡做劇的孩子,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扮演被惡作劇的那位,而家長扮演惡作劇的人,這樣孩子就能明白別人的感受,下次就不會無所顧忌了。這樣的活動,最好在孩子心情好的事情進行,家長不要太多說教,用行動來讓孩子慢慢地識別底線,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