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上級趕緊派人到袁也烈所部詢問此事,說袁營長是不是抓了個人。南昌起義爆發時,參加起義的部隊主要有四支:第一支是賀老總率領的第20軍,第二支是由葉挺掌握的第11軍第25師,第三支是蔡廷鍇掌握的第10師(備註蔡部在中途退出),第四支是朱老總掌握的第3軍軍官教育團和的兩個保安。

大家好,我們的大橙橙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1927年蔣中正和汪精衛分別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行動,企圖把大革命扼殺在搖籃之中。一時間各地革命形勢急轉直下,此刻擺在我黨面前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妥協退讓,寄希望於敵人。第二條路是拿起槍桿子,奮力抗爭。
面對複雜困難的革命形勢,我黨果斷決定走第二條路:在江西發動南昌起義,用槍桿子回擊敵人爭取主動權。此次起義吹響了我黨獨立建軍武裝反抗敵人的衝鋒號,參加此次起義的很多人,後來大多都成爲功勳卓著的開國將領。
在這次驚心動魄的起義中還發生了一件“誤抓俘虜”的事件:一營長抓了一個“國民黨軍官”,有趣的是,28年後此營長當了少將,而那名“俘虜”卻成爲了元帥。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事情還得從袁也烈少將和朱老總說起。
袁也烈是湖南洞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歷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幹事、葉挺獨立團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在北伐戰爭中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能,深受葉挺器重。
南昌起義爆發時,參加起義的部隊主要有四支:第一支是賀老總率領的第20軍,第二支是由葉挺掌握的第11軍第25師,第三支是蔡廷鍇掌握的第10師(備註蔡部在中途退出),第四支是朱老總掌握的第3軍軍官教育團和的兩個保安。
袁也烈當時任葉挺部營長,戰鬥打響後,袁也烈率部勇敢衝殺敵軍,很快完成了上級分配的戰鬥任務。完成了所在區域的戰鬥後,警惕性很強的袁也烈立即又在東門設崗防範潰散的敵軍。
此時,一個穿着國民黨軍服軍官騎着大馬,向卡點靠近。袁也烈見狀,不管此人是誰,就立刻對馬上的軍官大聲喊道:“站住!”
隨後袁也烈一方面命令士兵圍住這名軍官,下了他的槍,並交代副官把該“俘虜”押進營房看管。一方面派人向起義指揮部報告。
報告打到了指揮部,指揮部立即知道,被抓的人就是朱老總。
於是上級趕緊派人到袁也烈所部詢問此事,說袁營長是不是抓了個人?袁說是啊,正關在營房等着處理呢!
此時來人哈哈大笑說:'這個人不是他人,正是朱德!'
袁也烈聽後嚇愣了,趕緊跑去“請罪”。朱德見此情景也哈哈大笑,用濃重的四川口音誇獎說:“你警惕性還蠻高的嘛!”
不久之後,敵人集中兵力反撲,起義部隊被迫退出南昌,朱老總率領餘部南下廣東,後來又輾轉上了井岡山。而袁也烈後來在戰鬥中負傷,和部隊失去了聯繫。
在養病期間,袁也烈由於叛徒出賣被抓,在監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始終堅強不屈,嚴守黨的祕密,敵人從他的口中撬不出任何信息,在關押了他五年之後將其釋放。
出獄後袁也烈找到黨組織,重新參加革命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被委以重任,深入國民黨石友三部隊做統戰工作,立下赫赫功勞。
解放戰爭爆發後,袁也烈又出任勃海軍區司令員,和許世友等一起打開山東局面,建國後他又調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水產部副部長等職。而曾經被他”俘虜的朱老總,則已經成爲解放軍總司令,1955年授銜時,朱老總被授予元帥,列元帥之首,而當年的營長袁也烈則被授予少將,此時距離南昌起義已經過去整整28年!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