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和林黛玉同爲十二金釵之首,一個是美若天仙,一個是端莊賢淑,雖然都很優秀,但本質上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所以有差別就會有差距。那麼兩個人的差距是啥?

《紅樓夢》第四十七回,賴大家裏請客這一件小事巧妙地透露了答案。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賈府裏憑藉賈元春的封妃,迎來鼎盛時期,不僅自家人跟着沾光,奴才們也得了便宜。

賈府的老奴才賴大家裏的孫子賴尚榮當了官,賴大爲了表達感激之情,在他上任之前,先後兩次請賈府里人到家裏做客前去捧場。請客當天,賈母高興,便帶了王夫人薛姨媽及寶玉姊妹等,到賴大花園中坐了半日。

但是這次請客,薛寶釵去了,林黛玉沒去。因爲薛蟠被柳湘蓮打了之後,薛家母女當時並不知道,直到晚上回家,薛姨媽與寶釵見香菱哭得眼睛腫了才知道情況。

薛寶釵爲何去了賴家?

因爲賴嬤嬤請過一次後,賴大媳婦又專門到賈府裏再請了一次。原文對此寫的清清楚楚:

“展眼到了十四日,黑早,賴大的媳婦又進來請。”

賴家來請,賈府的人都給面子,因爲賴家比較特殊。

賴嬤嬤是與賈母同時代的人,隨着歲月的流逝,成爲有點臉面的老奴才,在賈府裏很有點地位。王熙鳳過生日,周瑞的兒子喝酒鬧事,王熙鳳要將他打發出賈府,賴嬤嬤開口求情,王熙鳳便饒過了他。

賴大和賴二更是了不起的人物。兩人分別在榮國府、寧國府裏當大管家,賈元春封爲貴妃,賈政領旨進宮,跟着的僕人就是賴大;要寧國府裏,焦大這種老奴才,只有焦二能派遣。

面對這種有點地位、有點身份的老奴才,薛家人自然會看重,見到了邀請自然會前往。

薛寶釵對於這種事情更熱衷。因爲她從小受到的教育如此,長大之後處世的方式也是如此。

薛寶釵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詩書都是玩意。但是她從小卻在父親的教育下讀書識字,目的就是能如賈元春一樣選秀進宮。選秀失敗後,她把目光鎖定在賈寶玉身上,彼此之間稍稍有一點感情,便勸賈寶玉多學一些經濟之道,走仕途之路。

《紅樓夢》第三十二回,史湘雲勸寶玉讀書,時常會會當官做宰的人,襲人忙勸道:

“雲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

由此可知,薛寶釵功名利祿之心太重。

賴尚榮雖然是奴才出身,但當了官就屬於官場中人,其家裏人的身份也就有了變化,對於這種人請客,薛寶釵是真心願意前往的。

林黛玉爲何沒去?她扔北靜王的鶺鴒手串是答案。

林如海死後,林黛玉第二次回賈府,賈寶玉珍重地將北靜王給他的手串轉贈給她,沒想到林黛玉說了一句:“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我不要他。”擲而不取。

這個手串大有來歷,因爲它是皇帝賞給北靜王的。

但無論是皇帝還是北靜王,在林黛玉那裏都是“臭男人”。因爲林黛玉冰清玉潔、超凡脫俗、感情至上,在她的世界裏,功名利祿都是空的,都是不值一提的。

薛寶釵則不是,她是“好好的一個潔淨清白女兒,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

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爲。賴大家裏請客,薛寶釵去了,林黛玉卻沒去,去與不去,其實就是兩人的差距。

聲明:本文資料重點引自《乾隆庚辰四閱評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胡適藏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蒙古王府本石頭記》《鄭振鐸藏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