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系的形成與地形阻隔有着天然的聯繫,地形阻隔又與地緣政治有着近乎因果的關係,所以語系與地緣政治也分不開。
絕大部分地區語系的分佈都與地形阻隔相關,顯然有地形阻隔的地方人類不容易遷徙,不能遷徙語言自然也就無法傳播,比如漢藏語系西南邊界天然以喜馬拉雅山脈爲界。語系內包含不同的語言,則又與內部的地形阻隔相關,但是這種地形阻隔相對容易克服,所以語系內部的語言之間還是呈現出父子兄弟的關係。當然也有幾個例外:比如北美、南美及大洋洲屬於印歐語系是歐洲殖民的後果,這當然是大航海時代之後的事情;再比如亞非語系(主要是阿拉伯語)擴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則與伊斯蘭教的傳播有着密切聯繫。另外,印歐語系穿過西伯利亞直達太平洋海濱,則與地形和氣候有關。
語言的分佈就是人口的分佈,背後就是人種、民族、部族、宗教等重大議題,這些又都與地緣政治相關。比如,由於伊斯蘭教強勢傳播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部分地區(參考下面各國穆斯林人口比例圖,注意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區別),這些地區在政治上天然與阿拉伯半島關係更緊密,而南部非洲的祖魯部落等地區就與沙特無甚關聯。
既然語系能反映對人類遷徙的邊界,又與地緣政治相關,那麼我把世界分成四大地緣區,作爲後續研究地緣政治的基礎。特別說明,此篇文章並不研究細緻的語系劃分,也不研究語系內部各語言的流變。這種劃分也不完全根據語系分佈的邊界,還要結合明顯地理分界等其他因素。
1)印歐區,包括南亞、中亞、中東、北非、歐洲,東面以天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一線與漢藏語系分隔,南面以撒哈拉沙漠一線分隔,大致是包括印歐語系和亞非語系。這是第一大地緣區,內部各區之間雖有地形阻礙,但是總體上是相通的,歷史上出現過多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比如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這些帝國之所以能橫跨三大洲,正是因爲印歐區內部雖然有一些小阻礙,但是隻要有強人如亞歷山大大帝,基本上還是可以平蹚的。同時,這些大帝國的邊界除了受國力影響或對手的阻擋,很多時候也受地理所限。
亞歷山大帝國(注意其東部邊界,亞歷山大大帝再能打,他能跨上波斯高原穿過阿富汗直達印度,但是跨不過喜馬拉雅山。假如沒有喜馬拉雅山脈,假如亞歷山大大帝跨過青藏高原進入中國境內,假如亞歷山大大帝(前356-323年)與秦惠文王(前337-311年在位)治下的秦國幹一仗,想必一定很精彩,說不定中國的歷史就改寫了。)
2)東亞區,包括中國、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西面以天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一線與印歐語系分隔,大致包括漢藏語系、東南亞的南島語系以及日本語等一些孤立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東亞區與印歐區不是完全分隔開來的,還是有河西走廊-新疆-阿拉山口-中亞-歐洲一線相通,歷史上有著名的絲綢之路,現在有歐亞大陸橋,這是“一帶一路”的基礎,也是世界島即將再次形成的原因。
這個地區顯然以中國爲中心,也只有中國形成過真正意義上的大帝國,這個整個地區都是中華儒家文明圈,所以中國才自稱天朝上國,四周都是給我們進貢的番邦蠻夷。其他地區要麼地形雜亂如東南亞,根本無法形成統一的大帝國,要麼就是日本那樣雖然統一但是終究面積過小(在農業時代不足以挑戰中原帝國,而二十世紀日軍能侵華本質上可以說是因爲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代差優勢,而不是日本的地緣容量有多大)。
我中華帝國的核心地帶當然是中原漢地,新疆、西藏、蒙古、東北原本都是應對遊牧民族的緩衝區,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就控制這些地區,衰落的時候就對這些地區失去控制,甚至中原漢地都會受到入侵,再甚至五胡亂華或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真正對這些緩衝區全面加強控制的是清朝(請看下圖清朝全盛時期的疆域,面積達1200多萬平方公里),而完全實現控制的則是我新中國。
2)(黑)非洲區,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與北面的印歐區以撒哈拉沙漠一線分隔。不是我開地圖炮,雖然黑非洲是人類的發源地,但是這個地區在全球地緣政治內沒什麼存在感。這個地區也沒有形成過像樣的大帝國,到了18、19世紀才勉強出了一個祖魯王國,可惜沒幾年就被英國滅了。
3)美洲區,包括北美、南美,雖然現在從語系劃分上美洲算印歐語系,但那是歐洲殖民的後果,而不是大航海前時代自然形成的。歷史上美洲倒是出現過印加帝國、阿茲特克文明、瑪雅文明等三大古文明,但是被西班牙殖民者輕易滅了,所以對世界地緣政治沒有什麼重要影響。現在美洲值得從地緣政治角度注意也只有北美洲的美國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之爭了。阿根廷作爲一支全球力量甚至地區強權早已作古,巴西作爲金磚四國之一也已經搖搖欲墜。美國的地緣政治大家很感興趣,當年的清教徒自然相信這是他們的應許之地,現在美國也的確以唯一super power傲然於世,也有不少中國人羨慕美國“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國”的地緣優勢。
另外,大洋洲雖有少數土著,但是對於世界歷史並無重要影響;從語系上大洋洲屬於印歐語系,不過與美洲一樣也是殖民的後果;現在大洋洲從地緣上應該劃歸東亞區,就像澳大利亞足球隊一樣。南極嘛,當然是無人區,無須多言。
總而言之,本文是分析中國、美國、歐洲等重要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的基礎。我將世界分爲四大地緣區,其中需要仔細分析的是印歐區、東亞區和美洲區中的美國,非洲區和南美歷史上沒有重大影響力,從地緣上看,將來也不會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