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闺蜜发了一条状态:每次都因为孩子吃饭跟婆婆吵架,周末原本计划一家人开车出去玩,早饭时孩子明明说吃饱了,婆婆还是不断说“多吃一口,多吃一口”,就是怕他在路上饿着。结果因为宝宝吃得太急临出门前吐了,最后外出计划泡汤,周末的好心情也都被毁了。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年轻人和老一辈人很难达成一致,老人习惯拿经验说话,而年轻人则更愿意相信科学。

不管什么情况,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都最为重要,不仅是在面对孩子的吃饭问题上,还要几种情况也需要尽快达成一致,以减少家庭矛盾的发生,具体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不要逼孩子吃饭

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主席说:“多数孩子都很清楚自己需要吃多少。”人体的身体是很聪明的,当感受到吃饱或饥饿时身体会自觉发出信号传递给大脑,所以当孩子不想吃时,就代表他现在真的不再需要额外进食了。

不过,对于那些营养不良又不爱吃饭的孩子,当他们没吃两个口就放下筷子时则需要注意并不是吃饭吃饱了,有可能是因为零食加餐过多导致的,需要及时纠正饮食习惯。。2、不要逼孩子午睡

幼儿园的一个固定习惯就是要求每个小朋友都要午睡,为了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不给老师添麻烦,父母在家也会安排孩子午睡,但有些孩子并不完全配合。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1-2岁的孩子,每天睡够11-14小时即可;3-5岁的孩子。每天睡够10-13小时即可。因此放假在家,孩子可能早上起床没有上幼儿园时那么早,所以如果孩子精神还不错,不必强求孩子午睡。3、不要逼孩子“不许哭”

孩子一哭,家长立感崩溃。尤其在公共场合或客人面前,家长会觉得没面子立刻对孩子说“不许哭,憋回去!”或者“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强令孩子停止哭声。

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哭呢?哭是小孩传递情绪的一种语言,当孩子哭泣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这时候如果孩子觉得得到了认可也就慢慢停止了哭声,下次遇到同样的情景也明白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了。换而言之,允许孩子哭,就是尊重他们情绪表达的方式。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直受大人控制,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感知和体验,家长需要做的则是坦然接纳孩子,尊重他们的慢性成长。

各位宝妈,你曾经因为孩子的吃饭问题和婆婆争吵过吗?具体是因为什么事?不妨留言和更多父母一同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