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信爷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汉和帝刘肇!延平元年(106),和帝死后,邓皇后立百日的幼婴为帝,即汉殇帝,自己以太后临朝。这年八月,不满周岁的殇帝,又告夭折。邓太后与其兄邓骘、邓悝等商定,立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帝,这就是汉安帝。安帝即位,年仅13,邓太后临朝。邓骘四兄弟,均封列侯,官至大将军、城门校尉、虎贲中郎将,以及侍中等,并把持朝政。建光元年(121),邓太后病死,汉安帝亲自掌权。他的乳母王圣、宦官李闰、江京等人,合谋告发邓氏。因此邓氏一族,或废为庶人,或先后被迫自杀。
于是,安帝任用新的外戚、阎皇后的兄弟阎显、阎景和阎耀等,与宦官江京、李闰等共同执掌朝政,开了外戚、宦官联合专权的局面。 延光四年(125),安帝南巡,病死叶县(今河南叶县南)。阎皇后及其兄弟,还有江京、樊丰等人,唯恐有变,秘不发丧,并兼程赶回洛阳。他们定策另立济北王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帝后,才正式为安帝发丧。刘懿年幼即位,阎太后临朝。阎显以车骑将军执掌大权,并处死宦官樊丰、周广等人,由阎氏兄弟把持朝政。过了几个月,刘懿又病死。以孙程为首的另一伙宦官,共19人,乘机起事,迎立被废太子、济阴王刘保为帝,即汉顺帝。
他们将阎显兄弟下狱处死,又幽禁阎太后于离宫,不久她就死了。孙程立帝有功,19人均封列侯。宦官再度把持朝政,其势力也进一步发展了。 顺帝即位后,立皇后梁氏。梁后父亲梁商、兄梁冀先后任大将军,执掌朝政。建康元年(144),顺帝死了,2岁的冲帝即位。过了四个月,冲帝又死去,汉顺帝无嗣继位。大将军梁冀与太后定策,选立渤海王刘鸿的儿子、年仅8岁的刘缵为帝。这就是汉质帝。梁皇后以太后临朝,梁冀“侈暴滋甚”,实际上控制了朝政。在此后的20余年间,梁冀权势越来越大,外戚擅政发展到了顶峰。
梁冀专横侈暴,质帝少而聪慧,曾对群臣目指梁冀,称他为“跋扈将军”。梁冀知道后,怀恨在心,便派人将质帝毒死。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汉家国祚三绝,公卿一再请立清河王刘蒜为嗣。但是,梁冀为了把持朝政,遂立未来的妹夫、蠡吾侯刘志为帝,这就是汉桓帝。15岁的刘志继位,又是梁太后临朝,朝政完全控制在梁冀手里。 那时候,梁冀专擅威柄,事无巨细,都由他决断。官吏如得到召迁,要先到梁家谢恩,然后才敢到尚书台。当时的官吏只能唯命是从,如敢有异辞,则随时可能遭到不测。梁冀对于桓帝,也是严加控制。
皇帝的宫卫近侍,由他亲自安排。皇帝的言行,更是受到严密的监视。梁冀一家,爵高位重,官居要职。其中有7人封侯;3人为帝后;6人做贵人;两人官至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7人;娶公主为妻者3人;还有57人任卿、将、尹、校等官职。终东汉之世,外戚如此煊赫显贵,梁氏首屈一指。 梁冀专擅朝政,桓帝非常不满。延熹二年(159),梁皇后死去,桓帝与宦官单超共谋剪除梁冀。他们发兵围攻梁家,逼迫梁冀夫妇自杀。梁氏宗亲均被捕弃市,与梁冀关系密切的公卿、列校、刺史、郡守被杀数十人。
他的故吏、宾客被黜免者300余人。宦官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5人,因诛灭梁氏有功,同日被封为列侯,即所称“五侯”。 此后至灵帝末年的30年间,东汉的朝政一直为宦官所把持,宦官势力达到鼎盛。宦官为后起势家,作恶比外戚更甚。他们专揽权柄,朝政日乱;安插亲信,培植党羽;兼并土地,掠夺民宅;收受货财,竞起第宅;以至“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宗族宾客虐遍天下,民不堪命”(《后汉书·单超传》)。在宦官专权之下,东汉的朝政更加腐败,也更黑暗混乱。 好了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了,看完这篇文章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敬请留言
参考资料:上下五千年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