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夫妻,到頭來你就會發現,比感情更重要的是性格、三觀、智慧和擔當。然而希望是好的,現實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夫妻能不能過一輩子,不僅僅靠感情,有些夫妻,註定也只能陪對方走完一半路程。

事與願違,可以說是人生的常態了,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便能夠如願的。

就像當你拼命想要留住一個人時,反而會把距離無限拉遠,當你拼命想要對一個人好時,反而你的好會成爲對方的負擔。

不是做得不夠好,也不是不夠努力,而是關係的維持更需要和諧。

愛也會變成傷害,儘管那不是你的初衷,如兩隻刺蝟,註定無法親密相擁。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夫妻,又何嘗不像是兩隻刺蝟,即便帶着最好的初衷,也逃不過互相傷害的結果,想好不能好,想愛愛不了,想走走不掉。

一日結爲夫妻,代表着對彼此的認定和肯定,白頭偕老是目標、相敬如賓去生活。

然而希望是好的,現實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夫妻能不能過一輩子,不僅僅靠感情,有些夫妻,註定也只能陪對方走完一半路程。

有三種夫妻,是走不長久的!

第一,沒有尊重的夫妻。

亦舒說:

“即使結爲夫妻,也不等於我屬於他,他屬於我,骨血相連。他還是有他的自由,而我也應當保留自我,互不侵犯,互相尊重。”

深以爲然。

可在生活中,有些夫妻就是過於苛刻了。覺得我們是夫妻,你應該和我有一樣的想法,你應該和我有一樣的追求,或者強迫對方的意願,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對方的身上。

總是在試圖改造對方,試圖將對方改造成自己所希望的樣子。

就算是夫妻,你們還是獨立的個體。大家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情感,這些東西不受任何人控制,也不受自己控制,所以當你想要去改變和控制對方時,等於是一種侵犯,必然會引發矛盾和紛爭的。

最好的夫妻,就是能尊重彼此的不同,接受彼此的差異。

第二,沒有信任的夫妻。

信任一個人不難,也非常好培養,真正難的是重新去信任一個不再信任的人,重新去培養已經崩塌的信任。

夫妻之間沒有信任,日子只會過得如履薄冰,總是忍不住胡思亂想,總是忍不住猜忌懷疑。

哪怕對方隨便說句話,都要想着去證實,無論跟誰打電話,也要想着去偷聽。這樣的生活,會給兩個人的心理帶來很大的負擔,長此以往,精神會承受不住的。

由心而感到的累,會讓彼此變得負面又消極,彷彿掉進了怨尤的漩渦。

然而信任和懷疑,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特別是有過原則性傷害,明明自己心裏也不想去計較,可有些譏諷的話還是順着嘴就說了出來。

因爲信任的缺失,還會讓彼此成爲面具夫妻,面和心不和,不再如以前一樣,能保持一心、齊心,有着同一個目標,對未來有一樣的打算。往往在背地裏會把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當夫妻雙方不能把家庭利益放在首位時,也就算走到了盡頭。

第三,三觀不合的夫妻。

每個人三觀,其實更多來源於原生家庭,從小受父母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

關於結婚,一直都有門當戶對的說法,這個門當戶對,不一定是指家庭條件,但也包括家庭條件。比如一個從小含着金鑰匙長大的女孩,和一個從小喫苦受窮長大的男孩,價值觀都是不一樣的。

看待同一件事物或問題,思考的立場和方式也是不一樣的,當然也有例外。

三觀不合,猶如兩個世界的人,可能就連吵架都不在同一個頻道上。哪怕心裏都想和對方好好的,可是隻要靠近,就會給彼此帶來傷害,上演相愛相殺的情況,哪怕你也不想的,更不是你的初衷。

強扭的瓜不甜,尤其在婚姻裏,舒服比喜歡更重要。

只有兩個人聊得來、玩得來、處得來,才能使夫妻感情越來越和睦,越來越和諧,如果真正合得來,也不需要你太努力。

常聽人說三觀不合,可到底什麼纔是三觀不合?

沒有共同愛好,這不叫三觀不合,生活習慣不同,這也不叫三觀不合,真正的三觀不合,彼此不認可對方的愛好和生活習慣。

比如你愛讀書,他卻總說讀書有什麼用,裝文藝;你喜歡健身,他卻嫌你辦卡浪費;你喜歡喫西餐,他說你崇洋媚外。

以上就是想說的,很難走到頭的三種夫妻。

不光這些,我們在婚姻裏還常犯一個錯誤,知道最好的夫妻關係是情如魚水,可我們總認爲自己是水,對方是魚。

導致總想讓對方以自己爲中心,肯定對方離不開自己,無法離開自己,不然無法生存。

這樣一來,必定會破壞夫妻之間對等的關係,這個平衡一旦被打破,夫妻必定會漸行漸遠,偏離原本預定的軌道。

任何一段婚姻的破裂,都不是突然的,只是大家都小覷了之前埋下的那顆種子。在這顆種子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夫妻倆的折磨,等種子成長爲參天大樹時,感情早就被消耗完了。

這時婚姻已經是搖搖欲墜了,又能經得起幾次的折騰呢!

在婚姻裏,任何小事都不是小事,水滴石穿、星火燎原,架不住日積月累。反過來,交流則是最好的經營方式,在交流的過程中,更能瞭解和清楚對方的想法,知道雙方有無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爭吵。

做夫妻,到頭來你就會發現,比感情更重要的是性格、三觀、智慧和擔當。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