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中写到了两人十年前结伴游历时,针对汤云谷钟情于神仙之学,有飘然出世的愿望,王阳明从眉间看出对方的愿望难以实现,至少再花十年才有可能成为有道之人。可见像范仲淹这样从小到老,都是对自己这个小家和国家这个大家都有所交代的人,无论在贫穷的少年时代、在屡遭打压的官场上还是到了有心无力的晚年,他都做到了心无所累,随遇而安,才称得上王阳明口中的有道之人啊。

1514年,王阳明写了一篇文章叫《寿汤云谷序》,是给一个叫汤云谷的人写的七十大寿序。文中写到了两人十年前结伴游历时,针对汤云谷钟情于神仙之学,有飘然出世的愿望,王阳明从眉间看出对方的愿望难以实现,至少再花十年才有可能成为有道之人。

十年间彼此情况各异,各自奔波不止,两人几乎从不联系。可十余年过后的1513年,王阳明从吏部转调南京经过丹阳时,就去拜访了这位汤云谷先生。此时汤云谷已居家三年,见到王阳明时说到的第一句话便提到了王当年就看出他不得道的往事。

在两人闲聊时,王阳明说了这么一句话:「累释而无所挠其精,机忘而无所忤于俗。」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心无所累时,精神就不为物扰,忘却机巧,处世就不易有悖世俗,反而随遇而安,并成为有道之人。再联系这句话的上一句,就知道王阳明说的有道之人,就像年近七旬的汤云谷那样虽然看上去形容枯槁,内在却是润泽的,哪怕住的地方再小,心地却跟天地一样大。

可是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人虽然住在豪华别墅里,开着名车出入各种高级场所,但脸上却带着一副焦虑的神情,生怕自己现有的一切被人抢走一样,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存有警惕之心。这样的人即使再富有也过得不安宁,至少不如随遇而安之人。不过做不到随遇而安的穷人情况更糟,他整日惶恐不安,久而久之脸上就有一种苦瓜脸。

这便是《佛说无常经》里说的「相由心生」。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即当一个人的心被某一样东西影响久了,就会表现在脸上,这种表象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之后,就成为一个人的表情。这是相当可怕的,因为当一个人日复一日地重复同一个行为,就塑造了他自己。

比如鲁迅小说《故乡》里的杨二嫂,年轻时人称「豆腐西施」,可是在生活重压之下她变得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年纪渐长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整日斤斤计较的浅薄之人,尤其没有了当年的风韵之后,脸上只留下一片薄嘴唇和一个凸颧骨。这都是心有所累,心为形役的结果,这样的人即使给她多少好处都不会有满足的时候,有的只是变本加厉地索取,根本和有道无道沾不上边。

反观「划粥断齑」的范仲淹,才是真正的有道之人。在《宋史·范仲淹传》中这样记载:「…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说的是范仲淹小时候家里穷,在寺庙里读书时经常吃不饱饭,每天只煮一小锅粥,等到粥冷却凝结之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即是一天的伙食,可是他却可以忍受而不觉得苦。

后来范仲淹成为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都离不开他少时的努力。不过当年他若被物质生活所累,一心只想着如何填饱肚子,如何吃得更好,可能就走上另一条路。不过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之人,只要他能做到心无所累,随遇而安,就不轻易被外界的诱惑和困难所左右,而成为有道之人,就像《孟子·滕文公下》里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而范仲淹的人格境界更是让人钦佩,不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令人高山仰止。尤其到了晚年时,范仲淹回到了故乡苏州,捐出自己毕生的积蓄为故乡人办了一个义庄,即私人慈善机构,以供后人读书。

可见像范仲淹这样从小到老,都是对自己这个小家和国家这个大家都有所交代的人,无论在贫穷的少年时代、在屡遭打压的官场上还是到了有心无力的晚年,他都做到了心无所累,随遇而安,才称得上王阳明口中的有道之人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