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提到歷史,我們必然會提到時間,因爲時間和歷史是分不開的一對。那麼一段歷史的開頭,也就是一段時間的開頭,而這一個時間點尤爲重要,因爲它可以幫助歷史學者,根據時間線研究各個時期的各種文化,從而找出其中的發展規律。

最近有一部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在熱播,主要講述的是胡八一、Shirley楊、王胖子組成的“鐵三角”探險小隊共赴龍嶺迷窟尋找雮塵珠的故事。在這部劇中,有一個情節很耐人尋味,那就是瘋了的陳教授不肯喫飯,只顧着研究手裏精絕女王的寶盒,說寶盒的密碼是八四一。

那麼爲什麼是841呢?這個時間點有什麼特殊意義呢?因爲公元前841年這一年,是中國確切紀年的起點,對於考古學家來說,這三個數字比自己的出生年月還重要,那麼爲什麼公元前841年的年號要叫“共和”呢。

我們都知道,一個紀年的年號都是根據皇帝來命名的,而這一年的王叫做周厲王,和當時的周幽王差不多,雖然沒有鬧出來“烽火戲諸侯”的慘劇,但也在朝政上把整個國家擾亂,也相當於一個暴君。雖然不是加重勞役,也沒有沉迷美色,但他就是喜歡錢,爲了斂財,他施行各種暴政,增加各種稅收。

後來,周厲王甚至還去找各位諸侯和貴族要錢,動了這些勢力強大的既得利益者蛋糕,這怎麼行啊,一時間整個國家面臨崩壞,朝政開始崩塌,於是就爆發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暴動——“國人暴動”。周厲王怎麼都沒想到會被自家人推翻,於是只能跑路了,問題是跑路了,誰來管這個國家呢?

於是,周朝就出現了“共和”的場景,大臣一起聯合起來執政,雖然和現在的共和還是有點差距,但是也差不多是這麼一個執行方式,而那一年,就是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

我們之前經常說我們歷史是源遠流長,但是其實在《竹書紀年》中也只是記載到了虞朝,至於我們還說的三皇五帝,炎帝,黃帝,那也只是當做傳說,我們還沒有確切的史實記載。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是從共和元年開始記載的。他從共和元年開始記載,一一表明瞭準確的時間節點,在這之前的歷史事件,都沒有準確的時間節點,都只是一個粗略的記載,所以研究起來很難。

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就有記載各個諸侯對於共和元年的對應年表:

宋釐公十八年,周厲王三十七年、共和元年,齊武公十年,陳幽公十四年,蔡武侯二十三年,曹夷伯二十四年,燕惠侯二十四年,魯真公十五年,楚熊勇七年,衛釐侯十四年,晉靖侯十八年,秦嬴仲四年。

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時候特地提到了關於紀年缺失這一觀點,他說自從黃帝就有紀年之分,但是由於資料實在是太少了,只有耳聞,沒有實據,所以只能按照準確性從共和元年開始記載。

爲了找回這些丟失的紀年,我們還曾經在九十年代組織過一次“夏商周斷代修復工程”,目的就是將上述的年表繼續接上。這是一份不完整的年表,後面還有很多紀年沒有寫出來。

所以說,公元前841年這個“共和元年”,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有着非常特殊的意義,想必這也是讓《鬼吹燈》中陳教授如此癡迷的原因吧。

參考資料

《太平御覽》卷879引《竹書紀年》

司馬遷. 周本紀. 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