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的中心城区

是重庆人口居住最密集

出行压力最大的区域

重庆又是一座山水相隔的城市

这种独特的城市格局

让穿山跨江的交通出行

融入了每一个重庆人的日常生活

过去一年

重庆人的出行选择

发生了哪些变化?

哪里的出行人次增长较快?

轨道交通哪些区段人气高?

有哪些新的趋势值得注意?

……

这些你最关心的问题

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承担编制的

《重庆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里

都有了最新的答案

一起来看看

哪些数据和分析是你最想知道的?

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772.4万乘次

2019年重庆中心城区内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772.4万乘次,同比增长5.5%。居民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中,公共交通方式占比58.5%,在2018年基础上又继续提升0.1个百分点。

轨道交通年日均客运量285.4万乘次

随着中心城区轨道基本成网,越来越多的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出行。轨道年日均客运量285.4万乘次,同比增长21.4%。其中年日均换乘量92.1万乘次,同比增长35.0%。

轨道进出站客流排名前十的站点同比增加较多的站点为小什字、沙坪坝、观音桥。随着轨道环线开通成网,两路口、红旗河沟换乘量逐渐下降、站内拥挤程度同比有所缓解。

轨道交通进出站量排名前十站点

轨道交通换乘量排名前十站点

公共汽车多样化服务正在出现

公共汽车年日均客运量483万人次。公共汽车客流较大的站点为会展中心、杨家坪、大庙、制药三厂等。

2019年重庆市公交集团新开调整68路、69路、10路、28路4条快速骨干线路,“快、主、支、微”常规分层公交体系正在形成。

面对固定通勤、上学接送、特殊量少的出行需求开行特需公交、定制公交、校巴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公交服务;面对本外地游客,发行了“都市观光•漫游重庆”套票,可持套票乘坐20余条观光巴士、机场快车、高铁快车线路,实现无缝换乘,将旅游热门景点与高铁站、机场等重要交通口岸、商圈有机连为一体。

公交客流排名前十站点表

100个人中有7人要进行轨道与公交换乘

2019年重庆市中心城区轨道与公交换乘量为48万人次,也就是说每100个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中有7个人要进行换乘。

为提升市民乘坐轨道公交换乘的体验,重庆开展了“轨道与地面公交换乘整体提升工作”,力争轨道站点周边公交换乘距离缩短至50米以内。预计6月底重庆市将新投用43个公交轨道换乘站,届时新投用的换乘站总数将达到94个,市民轨道公交换乘将更方便。

重庆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接近200万辆

重庆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191.5万辆。汽车工作日日均行驶总里程4819.5万车公里。

工作日中心城区干路网高峰车速22.9千米/小时

运行方面,工作日中心城区干路网高峰车速22.9千米/小时,同比下降0.2千米/小时。

周末重庆市民出车率接近工作日

周末市民出行频率同比增加,小汽车出车率73.8%,接近工作日74.1%的出车率,五大商圈以及热门景区周边道路运行压力增加。

次支道路微循环正在打通

2019年,重庆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达到5327.8千米,同比新增235.2千米。新增次支道路159.9千米,占新增道路总里程的68%。

2019年5月,武江路建成通车,该道路西接双碑大桥、东接江北南桥寺片区,同时从大竹林、冉家坝等片区前往大学城的车辆不用绕道石马河立交,武江路通车后大幅改善了石马河立交的拥堵情况,解决了石马河片区市民出行难的问题。

2019年12月31日千厮门隧道正式通车,此隧道牵手两桥、连通两江、串联江北嘴、解放碑、弹子石三大中央商务区,从江北嘴到南岸上新街开车最快只需五分钟。

中心城区停车位同比增加15.8%

2019年,重庆有停车场(点)5508处,共176.1万个停车位,同比增加15.8%。

智能化、精细化交通管理正在推进

长期在路上的你也许会注意到,重庆市的交通管理正变得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在中心城区交通管理设施中,交通信号灯2075处,同比增加545处,卡口801处,同比增加27处。

重庆还开展交通组织优化86处,其中多车道汇入信号控制16处,定向车道8处,单向交通14处,其他48处,通过“小手术”解决了出行大问题——

比如渝北区市妇幼保健院门口龙山路工作日早高峰期间长期拥堵,进出车辆交织打挤,排队长度超过100米,有时候对周边道路正常运行造成干扰。交通管理部门通过调整医院出入口,针对医院门口龙山路→天竺路→余松西路组织单向通行改善,规范医院门口停车,改善后早高峰排队现象得到明显好转,全部路段运行车速也增长30%左右。

内环以内跨江出行更多市民选择轨道交通

根据《交通年报》,发现2019年每天穿山跨江的出行比例占到中心城区全部出行的近一半。可以形象的比喻,每一个中心城区家庭每天平均有一个人的出行是穿山或者是跨江的。

截至2019年底,重庆中心城区正在使用的道路桥梁29座,轨道桥梁9座。穿两山道路隧道17座,轨道隧道3座。

内环以内跨江出行中,轨道分担率28.5%,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公共汽车分担率17.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小汽车及出租车分担率54%,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随着轨道加速成网,集约化的轨道交通出行逐渐成为市民在内环以内出行首选。

穿中梁山出行的人次增长了16.3%

随着高新区的成立,西部槽谷加快发展,穿中梁山的出行快速增长,轨道与公共汽车分担率下降,小汽车及出租车分担率快速上升。

根据大数据监测,2019年日均穿中梁山出行量60.4万人次,同比增加8.5万人次,增长16.3%。其中小汽车及出租车分担率56.6%,同比上升10.5个百分点,轨道分担率31.9%,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公共汽车分担率11.5%,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

交通大数据提升城市缓堵治理

通过交通大数据可以建立起一个实时的城市交通监测体系,基于海量的实时的数据对身边的交通运行进行监测,实现同步发现问题与反馈,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品质,提升城市缓堵治理。

以南岸区学府大道兰花路可变车道设置为例,通过大数据长期监测发现南岸区学府大道往兰花路左转道经常在高峰期间拥堵排队,发现高峰期间经过学府大道往兰花路的需求比较大,而平峰期间学府大道直行车辆也有较大的需求。基于路口车辆流量流向车速等指标,建立起一套大数据分析体系,并在路口设置了左转可变车道,通过实施的大数据监测反馈至信息平台在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判断。通过的反馈监测大数据再次发现,措施实施后该路段的高峰车速较实施前上升40%,高峰平均拥堵时长减少12分钟,路口排队长队缩短近20米。

值得一提的是

对重庆这座山水城市来说

城市桥梁隧道的建设

对于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

轨道交通在穿山跨江中的作用逐步凸显

近年桥梁建设重心

已转向更为集约、绿色、高效的

轨道专用桥梁及路轨共用桥梁

例如目前在建的桥梁中

有4座为轨道专用桥梁

及路轨共用桥梁

建成后将为市民在日常出行中

提供更大的便利

随着更多的桥梁隧道

融入我们的生活

山川相隔

不再是生活的阻碍

大数据也在驱动着

城市交通治理能力提升

这座城市

正在找出各种办法

提高你的出行品质

同时

也建议你在上下班时

尽量选择错峰出行

并选择公共交通

让绿色、低碳出行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文字:韩梦霖

文中资料来自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