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牽頭,各相關部門企業共同參與,市交通規劃研究院承擔編制的2019年度《重慶市中心城區交通發展年度報告》已全面完成。年報有哪些不容錯過的重要信息,上游新聞爲你詳細梳理。

一、城市交通

軌道

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線路8條,運營里程328.5千米。新開通軌道交通線路一號線尖璧段、環線西南半環(海峽路至二郎段),新增里程15.1千米。在建軌道交通線路11條(段),共計227千米。

軌道公交換乘

2019年軌道與公交換乘量爲48萬人次,也就是說,每100個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中有7個人要進行換乘。預計6月底我市將新投用43個公交軌道換乘站,屆時新投用的換乘站總數將達到94個,市民軌道公交換乘將更方便。

公共汽車

公共汽車運營線路條數799條,同比增加22條。

公共汽車年日均客運量483萬人次,公共汽車客流較大的站點爲會展中心、楊家坪、大廟、製藥三廠等。

2019年市公交集團新開調整68路、69路、10路、28路4條快速骨幹線路,“快、主、支、微”常規分層公交體系正在形成;

面對固定通勤、上學接送、特殊量少的出行需求開行特需公交、定製公交、校巴等多樣化多層次的公交服務;

面對本外地遊客,發行了“都市觀光·漫遊重慶”套票,可持套票乘坐20餘條觀光巴士、機場快車、高鐵快車線路,實現無縫換乘,將旅遊熱門景點與高鐵站、機場等重要交通口岸、商圈有機連爲一體。

輔助型公共交通

中心城區現有越江索道1條、輪渡線路3條,公共電梯扶梯2處,每天服務城市居民及遊客4.03萬人次。

城市道路

中心城區城市道路5327.8千米,同比新增235.2千米。新增次支道路159.9千米,佔新增道路總里程的68%。

橋樑隧道

中心城區跨兩江道路橋樑29座,白居寺大橋、郭家沱大橋、紅巖村大橋、曾家巖大橋、禮嘉大橋、蔡家大橋、水土嘉陵江大橋7座大橋正在建設。穿兩山道路隧道17座,龍洲灣隧道建成通車,龍興隧道、歇馬隧道、土主隧道正在建設。

停車設施及其他

停車場(點)5508處,共176.1萬個停車位,同比增加15.8%。立體人行過街設施825座,新建成30座。

二、運行水平

客運構成

中心城區機動交通工具日均服務客運量1385.5萬乘次,同比增長4.3%。

公共交通客運量

2019年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772.4萬乘次,同比增長5.5%。居民機動化出行分擔率中,公共交通方式佔比58.5%,在2018年基礎上又繼續提升0.1個百分點。

軌道

隨着中心城區軌道基本成網,越來越多的市民乘坐軌道交通出行。軌道年日均客運量285.4萬乘次,同比增長21.4%。其中年日均換乘量92.1萬乘次,同比增長35.0%。

軌道進出站客流排名前十的站點同比增加較多的站點爲小什字、沙坪壩、觀音橋。隨着軌道環線開通成網,兩路口、紅旗河溝、紅土地換乘量逐漸下降、站內擁擠程度同比緩解。

機動車及運行

中心城區機動車擁有量191.5萬輛,汽車工作日日均行駛總里程4819.5萬車公里。

運行方面,工作日中心城區幹路網高峯車速22.9千米/小時,同比下降0.2千米/小時。

週末市民出行頻率同比增加,小汽車出車率73.8%,接近工作日74.1%的出車率,五大商圈以及熱門景區周邊道路運行壓力增加。

三、城市對外交通

鐵路

全市鐵路營業總里程2394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492公里。黔張常鐵路投入運營,渝昆高鐵(重慶段)開工建設,渝湘高鐵(中心城區至黔江段)、鄭萬高鐵、涪懷二線、樞紐東環線等線路建設正在開展。中心城區鐵路年旅客發送量5464萬人次,其中僅發往成都旅客851萬人次,約佔全年旅客發送量近兩成。

公路

全市公路通車裏程17.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3235公里。G8515潼南至榮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安康至來鳳高速公路(奉節至渝鄂界段)、巫溪至開州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複線、渝湘高速擴能等445公里項目新開工建設,952公里續建項目建設正在開展。

航空

2019年巫山機場正式通航。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發送量4478.7萬人次,同比增長7.7%,年旅客發送量繼續位居全國第九。

水運

全市水運年貨運量2.11億噸、貨運週轉量2453億噸公里,分別同比增長8.4%、9.6%。果園港口岸正式開放,2019年果園港吞吐貨物量1388.7萬噸,同比增長22.1%,集裝箱量35.6萬噸,同比增長14.5%。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陳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