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區域看,中央發電企業煤電資產主要分佈在全國30個省份,其中15個省份2018年央企煤電業務整體虧損,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西北等地區。根據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雲南分所出具的《國電宣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破產清算基準日資產、負債審計報告》,截至2020年1月31日,國電宣威公司的賬面資產1,259,398,173.12元、賬面負債總額5,288,040,743.95元,賬面資產負債率爲419.89%。

原標題:賬面負債52.9億元、負債率近420%,又一火電企業破產

已有超過60年曆史的國電宣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破產。雲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近日發佈公告,國電宣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符合法定宣告破產的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該院於5月9日裁定宣告國電宣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破產。

根據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雲南分所出具的《國電宣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破產清算基準日資產、負債審計報告》,截至2020年1月31日,國電宣威公司的賬面資產1,259,398,173.12元、賬面負債總額5,288,040,743.95元,賬面資產負債率爲419.89%。根據昆明坤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國電宣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擬破產清算涉及的國電宣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資產清算價值評估項目資產評估報告》,截至1月31日,國電宣威公司資產評估價值爲81,639.32萬元(不含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

2019年11月,母公司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電電力)向宣威法院申請對國電宣威公司進行破產清算。彼時,國電宣威已連續虧損三年,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淨利潤分別爲-5.54億元、-4.67億元、-6.86億元。擁有6臺3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的宣威公司由國電電力持股66%,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4%,在職員工679人。

國電電力對上述財務狀況惡化解釋稱,受雲南省電力產能過剩及煤炭行業去產能影響,宣威公司近年來電力負荷持續下降,入爐標煤單價逐年升高,再加上2016年雲南省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宣威公司生產經營環境持續惡化。“由於雲南省火電利用小時較低,煤炭價格長期高位運行,單純依靠管理提升已無法扭轉宣威公司虧損局面。 ”

國電宣威的衰落並非孤例。隨着水電裝機的快速投產,雲南省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從2007年5014小時下降至2019年的2113小時。2012年12月,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國投曲靖發電有限公司55.4%股權,第一次掛牌價逾8.7億元,降價四次至1.5億元后,才找到受讓方。煤價高、電量低、虧損嚴重,是曲靖發電廠被甩賣的主要原因。

2019年8月,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副總法律顧問陳宗法撰文稱,我國煤電尚未走出“第二個困難時期”。“十三五”以來,我國煤電經營業績“坐滑梯”一樣迅速走低:2016年“腰斬”;2017年“跌穿地板”;2018年“坐起”。除虧損外,發電集團的資產負債率長期高位運行,儘管比2008年85%最高時有所下降,2018年仍接近78%,鉅額財務費用侵蝕當期利潤。雲貴川、東北、青海、河南等區域的煤電企業整體虧損,一些煤電企業資不抵債,依靠集團擔保、委貸維持生存,有的甚至被關停、破產,少數電力上市公司業績難以好轉,面臨被ST、退市的風險。如此嚴峻的形勢也曾出現在2008年-2011年煤電歷史上的“第一個困難時期”,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板塊累積虧損高達921億元。2012-2014年,火電經營狀況逐年好轉,2015年業績“置頂”,進入2002年電改以來最好的時期。

去年,發電央企集中處理一批虧損的煤電資產。2019年6月,大唐集團旗下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控股子公司甘肅大唐國際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債權人以其無力支付到期款項(約1644.34萬元)爲由,向甘肅省永登縣人民法院申請甘肅大唐國際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破產清算。同年10月,國投電力宣佈擬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公司所持有6家火電子公司股權。根據公告披露的交易標的財務指標,上半年這6項資產的合計權益淨利潤約爲-0.55億元,整體虧損。

西北五省的虧損煤電正迎來政策援助。去年12月,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中央企業煤電資源區域整合試點方案》(下稱《方案》),在多次徵求各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將甘肅、陝西(不含國家能源集團)、新疆、青海、寧夏5個煤電產能過剩、煤電企業連續虧損的區域納入第一批試點。按照區域牽頭單位劃分,由中國華能牽頭甘肅、中國大唐牽頭陝西、中國華電牽頭新疆、國家電投牽頭青海、國家能源集團牽頭寧夏,開展煤電資源整合。

分區域看,中央發電企業煤電資產主要分佈在全國30個省份,其中15個省份2018年央企煤電業務整體虧損,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西北等地區;另15個省份2018年煤電業務整體盈利,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南等地區。本輪資源整合試點從2019年開始啓動,試點時間3年左右。試點整合目標爲:力爭到2021年末,試點區域產能結構明顯優化,煤電協同持續增強,運營效率穩步提高,煤電產能壓降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平均設備利用小時明顯上升,整體減虧超過50%,資產負債率明顯下降。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