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汪直回答說:“天下不愛錢的,只有楊繼宗一個人。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汪直聽說過楊繼宗的大名,想要見一見他,汪直是明憲宗身邊的第一紅人,別人想見都見不到,這次卻主動來邀請楊繼宗,如果換成別人,一定非常高興馬上前往。

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明朝宦官橫行,地方官員都對他們畢恭畢敬,極盡逢迎餡媚之能事,好一點的官員對待他們最多也就是敬而遠之。但是楊繼宗卻從不苟同。有一次,一個太監路過嘉興,楊繼宗就禮節性地送給他一些當地出產的菱角之類的物產。這個太監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很是生氣,心中暗罵楊繼宗不性得規矩。他不甘心,又多次向楊繼宗晴示。但是楊繼宗卻佯裝不傲。這個太監急了,就明說向他索要錢財。楊繼宗也不含期,當即發出文書,派人到庫房中領取金銀。太監很高興,以爲又能夠撈一筆外快了。然而楊繼宗對太監說:“錢都在這裏,請給我寫個字據。”太監嚇得連忙後退,不敢接受,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一次,楊繼宗到京城朝見皇帝。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汪直聽說過楊繼宗的大名,想要見一見他,汪直是明憲宗身邊的第一紅人,別人想見都見不到,這次卻主動來邀請楊繼宗,如果換成別人,一定非常高興馬上前往。但是楊繼宗卻不肯,他認爲汪直就是一個太監,沒有官員要前往去拜見一個太監的道理。汪直因此懷恨在心。後來明憲宗問汪直:“來朝見的這些官員中誰最廉潔?”汪直回答說:“天下不愛錢的,只有楊繼宗一個人。”懷恨楊繼宗的汪直尚且都這麼說,可見楊繼宗的確是相當清廉了。
楊繼宗擔任熹興知府期滿後,被升遷爲浙江按察使。在熹興離任時,他的好友張寧來爲他送行。張寧對他說:“楊震以清白著稱於世,尚有送上門的重金可以推辭。你治理一方,始終沒有一個人敢趁夜登門行賄!,楊展名垂青史,而楊繼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後人稱他爲“廉中之廉”。在浙江按察使任上。他多次因爲公事冒犯太監張慶。張慶就將這些事情告訴在司禮監任職的哥哥張敏,於是張敏就經常在明憲宗面前低毀楊繼宗。明憲宗說道:“你所說的人不就是那個不貪一文錢的楊繼宗嗎?”張峨一聽,知道皇帝很器重他,馬上寫信給張慶說:“你要好好對待楊繼宗,皇上已經知道他這個人了。”
楊繼宗剛直孤峭、奉公無私、是非分明、明察秋毫。有一次,有幾十個管理倉庫的小官吏因爲倉庫少了糧食而被逮捕人獄。按規定,只有彌補庫中的虧缺才能保證他們不受到處罰。但是由於庫中虧空的糧食太多,以至於傾家蕩產甚至賣兒賣女都沒有辦法還清。楊繼宗推側其中定有蹊蹺,但又一時找不到原因。有一天,下屬給他送來傣糧,他看了一眼,發覺好像多了不少,就讓人稱量一下,果然發現超出了原來規定的數量,檢查別的官吏也是如此。他終於悟出了倉庫缺糧的原因。他準備向朝廷報告這件事,這樣一來其他的宮吏都很害怕,紛紛向楊繼宗求情,希望拿出自己的傣祿來代替那些管理倉庫的官吏們賠償糧食。就這樣,十多名倉吏都被放了出來。
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楊繼宗立即離任出行,走的時候將官署中的器物全部清理交付給官府,只帶着一個僕從、幾卷書還鄉。守喪結束後,他以右金都御史巡撫順天府。順天有許多權貴的莊園,只要這些土地有從老百姓地方搶來的,他就把它沒收還給百姓。楊繼宗又上書陳述宦官和文武諸臣貪污殘暴的狀況,還請求將鎮守邊關和要塞的宦官召回朝廷。權貴們一天比一天恨他,終於找了個機會向皇帝進讒言,他被貶官雲南。明孝宗即位後,楊繼宗被任命爲湖廣按察使,這裏貪腐之風甚烈,一到衡門,他馬上命令人打來水把廳衡沖洗得一塵不染,然後再處理事務。他說:“我這是在清除污穢。”可見楊繼宗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
在任不久,楊繼宗又被任命爲金都御史巡撫雲南。在雲南有許多楊繼宗以前的老部下,大家一聽他要來擔任雲南巡撫都分外高興,準備擺筵席歡慶一晚。但是相見後,大家寒暄了一會兒,楊繼宗就離開座位向這些屬下揖禮說道:“明天還要處理公事,希望各位能夠給予諒解。”到了第二天,楊繼宗就彈劾了八個不稱職的老部下。其他的地方官員看到楊繼宗對自己的老部下都毫不留情面,也就不再存拘私枉法之想,開始認真辦公,恪盡職守。這使得雲南的吏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風氣煥然一新。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楊繼宗病逝在雲南巡撫任上,朝廷追贈謐號爲“貞肅”。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