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知道今天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与旅游有关的节日源自明代旅游“博主”徐霞客——他的《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始于5月19日,因此后来人们倡议将这个日子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曾行过万里路,而温州雁荡山亦是他曾探访数次的一站。

与行路不便的古代相比,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为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无限的可能。雁荡山的旅游开发还算比较成熟,游客可以自驾抵达,也可以搭乘动车高铁前往。而雁荡山火车站,可以算是我在国内见过的最美的火车站之一。

晴天模式之下,山和云都自带滤镜,美得宛如漫画世界。

在火车上欣赏沿途的风景,云朵甚有层次感。

雁荡山的景点比较多,且独立售票。当然,游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而选择不同的联票套餐。而在雁荡山的众多景区之中,被称为“雁荡三绝”的灵岩景区、灵峰景区和大龙湫景区是大多数游客都会前往游览的地方。此文介绍的主要是北雁荡山的几处景点。

灵岩景区被誉为“雁荡之明庭”,摩崖怪石,巧夺天工。我个人觉得灵岩景区还挺适合散步,慢慢散步,边走边看,基本上也没有很陡的路,不会很消耗体力。

大龙湫景区可以说是雁荡山的“门面担当”,基本上,来雁荡山游玩的人,基本上都不会错过大龙湫。当年徐霞客三访雁荡,非常具有探索精神地要寻找大龙湫之源头。

我站在大龙湫之下,看到飞瀑落至潭中,白沫形成龙的模样——大龙湫,果然与“龙”甚有缘。

大龙湫瀑布之下,有忘归亭和观瀑亭。观瀑而忘归,古人也是好雅兴。

从大龙湫出来之后,我想到徐霞客曾在游记里提到他们当晚留宿于大龙湫附近的能仁寺,于是便也走去能仁寺看看。

能仁寺的游客并不多,但不显寂寥。开门见山,回头是岸,山中古寺,也是妙趣。

灵峰景区有些特别,分为日景和夜景(如果单独购票的话,日景和夜景的票是分开发售的)。有人觉得日景比较美,有些人则更喜欢夜景。当年郭沫若写灵峰夜景的文章让它自此闻名。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灵峰夜景给人带来的无限想象空间,而有人更喜欢日景的明朗和直白。我个人觉得,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不妨两者都感受一番,毕竟,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揣测并确定你的旅行口味。

灵峰景区内颇有名气的夫妻峰。

当然,除了“雁荡三绝”之外,雁荡山的其他景区也各有特色,值得一游。若搭乘缆车游览方洞景区,可以从高角度感受雁荡风景。

方洞的索桥,虽然摇摇晃晃,但我并不很恐高,倒也觉得还不错。

在感受了国内的部分名山大川之后,我觉得雁荡山是我爬过的最不累人的山——爬得不怎么累,也能看到很壮丽的风景,不必怎么流汗,也可以感受山水之美,体力与观景的性价比很高。

(作者:过期游记;图文皆为原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