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分析認爲,搭載AN/APS-154吊艙的P-8A能夠在敵方防空系統打擊範圍外長時間飛行,同時對敵方港口的海上和陸上目標進行監視,而這正是美國海軍所需要的。AN/APS-154吊艙理論上可讓P-8A探測到雜亂的海港或其入口的運動目標,然後利用其發射的強大而密集的雷達能量束,對目標拍攝“合成孔徑雷達照片”,從而判斷目標身份。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出現了美國海軍P-8A的航線圖信息,其顯示一架編號爲169010的P-8A“波塞冬”反潛機穿越了中國南海的航線。值得注意的是,這架P-8A搭載了一個神祕的先進機載傳感器,其名爲AN/APS-154,是一種大型吊艙系統。據悉,AN/APS-154吊艙能夠同時探測和跟蹤海上和陸上目標,能夠同時還提供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徑和逆合成孔徑能力。P-8A可在100多英里外可利用該吊艙發現敵方海上和陸上的目標,然後將目標軌跡發送給隨時準備攻擊的F-18戰機。而隨時待命F-18戰機通過數據鏈保持接收有關目標的雷達數據後,就可發射SLAM-ER防區外導彈並制導。
AN/APS-154吊艙由雷聲公司研發,一直以來美國海軍和雷聲公司都對其研發過程保持了高度的保密性,以至於在媒體報道上很少看到其相關信息。有消息稱,2007年雷聲公司就以P-3C反潛機上的AN/APS-149“瀕海監視雷達”的基礎上研發新型雷達。但美國海軍與雷神公司在2009年8月才簽訂了研發合同,直至2014年4月14日掛載了AN/APS-154吊艙的P-8A在西雅圖播音機場被人拍到。2015年6月,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宣佈,搭載“先進機載傳感器”的P-8A於5月20日完成首飛,該傳感器正式被命名爲AN/APS-154,其將取代安裝在經過特別改裝的P-3C上的AN/APS-149。
AN/APS-154吊艙理論上可讓P-8A探測到雜亂的海港或其入口的運動目標,然後利用其發射的強大而密集的雷達能量束,對目標拍攝“合成孔徑雷達照片”,從而判斷目標身份。如果目標被認爲是需要打擊或跟蹤的重要目標,雷達將會對其一直保持監視,同時仍然掃描和跟蹤其他目標。這些數據可由一架100英里外的P-8A進行操作,然後通過飛機上的數據鏈進行傳輸,以提供給美軍或其盟友的各種作戰平臺。
此外,AN/APS-154吊艙可能還有其他用途,其裝備的大型AESA陣列有足夠的功率來進行包括探測和跟蹤低空飛行的隱形巡航導彈以及電子戰設備。有分析認爲,搭載AN/APS-154吊艙的P-8A能夠在敵方防空系統打擊範圍外長時間飛行,同時對敵方港口的海上和陸上目標進行監視,而這正是美國海軍所需要的。由此可見,美海軍此次派P-8A穿越南海,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加緊反偵察和干擾系統的研製和部署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