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美国的帕夫利琴科,做过一段演讲,纳粹作为世界的敌人,所有的人都应该站出来共同抵抗,即便是一直躲在背后的女人,也应该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高科技的武器,在对战德军的战斗中,帕夫利琴科使用当时二战经典的步枪,莫辛甘狙击枪,就能在战斗中,一举杀掉德国一百多士兵。

在每个人心目中,特别是男人,对战场都会有一种热情和向往。战争里形势多变,两军对垒,最特别的英雄是狙击手。兵临城下讲述的就是战场上狙击手的故事,里面的狙击手随时能决定人的生死。影片里主人公瓦西里,作为一个狙击手,出色的完成着战斗任务,出色的狙击技巧,让人印象深刻。其实瓦西里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他是一名俄国出色的狙击手,名字叫瓦西里。扎伊采夫,在整个二战中他击毙了400多名敌军。如果朋友们仔细观看此类电影,会发现大多数狙击手都是男人,而女人则多是在后勤或者医疗上出谋划策。但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也有,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二战史上一个胆量和能力,功绩和战略都可以和瓦西里媲美的女狙击手。
在1941年,德国纳粹进攻苏联的时候,她当时年仅24岁,是基辅国立大学的学生。作为一个大学生,她挚爱自己的国家,愿意投笔从戎,为维护国家的和平奉献自己的力量。领导看到她的身体条件,直接给她安排到了后勤部队,虽然也是让她成为军队的医院,但是这样做显然是让她不满意的,于是她多次进行申请,终于说服领导将她安排到一线战场。一开始,她在第二十五步兵师服役,军队驻扎在刻赤半岛上。面对德军的进犯,一把半自动步枪就是她对敌的最好武器,最简单的点射法,就击毙二十多个德军。出色的射击水平,引起了军队领导部门的重视,他们决定把她分配到更适合她的位置,狙击手,令敌人胆寒的角色。她接受了重任,并发挥出色,成为了少有的优秀人才。
在苏德战争的早期,德国是精英部队,并且装备出色,苏军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没有什么高科技的武器,在对战德军的战斗中,帕夫利琴科使用当时二战经典的步枪,莫辛甘狙击枪,就能在战斗中,一举杀掉德国一百多士兵。在赛瓦托斯波尔战役中,帕夫利琴科通过狙击步枪,创下了短时间内击杀309人的世界纪录,因此被苏联载入史册。在随后的战斗中,她不幸被流弹击中,生死关头,斯大林亲自派来了潜艇,对她进行救援。她辉煌的战绩,传遍了整个战场,激励着战士作战。经过医治之后,苏联决定派她出访美国,希望能够得到美国的帮助。在美国的帕夫利琴科,做过一段演讲,纳粹作为世界的敌人,所有的人都应该站出来共同抵抗,即便是一直躲在背后的女人,也应该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一次的演讲,让很多的美国人陷入深思,在经历了一段沉默后,紧接着的是,全场如雷般的掌声。因为演讲的顺利,使得很多的媒体都大肆报道这件事,她的称呼也因此而来。很难得优秀狙击手,她有为什么能够成为这样的人呢?
一、良好的先天条件
做一份事业之前,是需要自身的条件满足,并且对自己喜欢的事有着坚持。在乌克兰出生的帕夫利琴科,打小就喜欢与枪有关的事情,非常喜欢各种枪。有着独特天赋的帕夫利琴科,在俱乐部中,名声就已经很响了。她的水平在很多男士之上,拥有过人天赋的她,可以做到弹无虚发,全部命中标靶。
二、爱国情怀
国家受到敌人进攻时,涌现了很多的爱国志士,他们为了国家,抛下自己的一切,去保卫自己的国土。1941年德军的战火燃烧到苏联时,24岁的帕夫利琴科还是个24岁的在校大学生。在她24岁的时候,虽然仅仅是一名学生,但是不妨碍她的爱国之心,并且在加入军队以后,将自己的价值与自己的忠心发挥了出来。她的圈子中也都是以年轻学生为主,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有着高昂的爱国之心。帕夫利琴科并不满意后勤工作,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价值应该在战场上,只有在一线,才能满足她的亢奋杀敌的心。因为去往了一线,她的射击天分得以发挥,成为非常出名的一名狙击手,获得国家领导的认可。
三、当时的社会制度
很多的女性在经历了苏联的变革之后,在过去的艰难生活中解放了出来,女性具有了一般公民的基本权益。帕夫利琴科就是苏联改革的受益者。当时的她既是单亲妈妈、工厂女工,又要上学。对于社会的普通人,任何一样可能会被压垮。时间会被慢慢地消耗在生活上。经过改革后的苏联有完善的幼儿园托管制度,可以让单亲妈妈不用为小孩的问题担心。而且国家规定,工厂必须执行。这样作为工人的帕夫利琴科,才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帕夫利琴科就是得益于以上两个制度变革,孩子可以托管,工作后还有时间,自己的射击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还考上基辅大学。天赋过人,社会支持,让帕夫利琴科在二战时期取得非凡战功,青史留名。
以她原型进行改编的电影,在2015年曾经出过一部。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