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苏联为啥能翻盘?斯大林刚硬的领导风格和军民团结一心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战争归根结底拼的是国力,没有实力的支撑,再高超的技巧也是空谈。事实上,即便是德军兵临莫斯科远郊之时,苏联的实力仍被大大低估,说起来还颇有“扮猪吃老虎”的意味。这段往事,咱们要从1928年说起。

那一年,刚好50岁的斯大林基本坐稳了头号交椅,正值壮年的他雄心勃勃,亲自拍板宣布了一件事:我们苏联要搞个大新闻,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脱贫致富,迈入世界一流强国行列,向全世界展现苏联体制至高无上的优越性!此话说得令人热血沸腾,然而西方国家却笑成了一团。原来,若用一个字形容那会儿的苏联,“穷”恐怕再贴切不过了。

我们来看看数据:1927年底,苏联国民识字率勉强过50%,在校大学生所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0.1%,旧观念在群众心中仍然根深蒂固。全国农业车辆和机械不足3万台,作为农业大国,全国仅有约1%的耕地能依靠拖拉机来耕种。再看一眼GDP,当年苏联工业产值仅有美国的1/8,仍在英法体系疯狂压制之下的德国,都能达到苏联的2倍。再看一眼对面,整个西方仍沉浸在一片勃然生机之中,权贵们不断高调重复着:资本主义已经杀死了贫穷。

斯大林同志大概是害怕对方吃饱了闲着没事干,再搞一次武装干涉,眼下自身强壮起来比啥都实在。然而这个口号似乎提得确实有点太不是时候了,当时苏联国内阶层矛盾尖锐得可怕,相当一部分民众拒绝接受新政权,旧俄势力和无政府主义在民间的影响力依旧巨大。许多人找不准自己在苏维埃社会中的位置,干脆选择自暴自弃。于是很多人选择去当“大神”,做一天玩三天,靠卖苦力挣点钱,转头就消耗在酒精和美色上了。

可以说,大半个苏联都在生存线上挣扎,基本的温饱尚且无边无际,又何谈富强?苏联提出要搞改革,这事儿惹得全世界一片嘲笑,西方媒体如此形容:红色空想家又在做美梦了!

然而,历史不止一次证明高度集中的苏联体制的执行力有多可怕。就是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苏联硬是依靠一个“五年计划”就基本实现了脱贫。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似乎也在有意识地“送助攻”。1929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得意地宣称:“眼下这种繁荣景象会永远持续下去。”然而仅1个月后,大萧条便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量穷人的破产使得西方资本家没办法再从自家百姓身上捋羊毛,无奈之下只能见钱就收。而苏联那边也恰到好处地递来了橄榄枝。

谁会跟前有仇?在对待苏联的立场上,美国政府嘴上依旧强硬,其实私下里早就投了诚。在这一阶段,苏联方面几乎是掏空了国库里的银子,把美国人请到自己家里来搞建设;其中一些项目,如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美国人先是在国内建好流水线,调试好设备,再把它们拆分打包,运送到苏联再次拼装。总而言之,在超过80家美国企业和数以千计专家的帮助下,一条条流水线、一座座规模庞大的工厂和一个个宏伟的基建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苏联的土地上。

资本家捞到了钱续了命,苏联人如愿买到设备和技术,这一轮买卖看起来是双赢,实际上后者血赚。咱们从数据上便能看个大概: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与5年前相比,苏联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70.7%,轻重工业比从60.5%比39.5%变成46.6%比53.4%。除此之外,与1913年相比,苏联发电量提升了6倍,农业机器数量增加4.5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新式机械。在国家工业化的同时,苏联国库迅速充盈,这个纠结了许多世纪的“老大帝国”终于实现了涅槃。

虽然这份成绩单看起来令人振奋,但实际上,苏联人的表现却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咱们举个例子:咱们刚刚提到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放在当时全世界都算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然而当它于1932年3月投产时,工人们每天却只能用它生产3台拖拉机;在“学习”了3年后,其月产量才勉强达到最低标准。再举个例子:设立于乌拉尔车里雅宾斯克州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也是个大手笔,但在最初的许多年里,其年产钢量都才刚刚合格。

以这两例为代表,那批刚置办的大厂子大多都处于大材小用的状态,然而即便如此,苏联仍实现了脱胎换骨,我们换个角度便能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厂子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实际上,这其中也包含了后来苏联能够反败为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历史上有段小插曲:根据德国装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预估,德国要想支撑起这场战争,工厂每个月就必须造出800~1000辆坦克。如果做不到这点,每月的最低产量也决不能少于600辆。然而,就在眼看大势不妙,德国进行全国总动员前夕,军工厂的坦克月产量最高也只达到了320辆。与之相对的是,在此之前,德国派往苏联的一个观察团便惊恐地发现,苏联坦克月产量达到了1500辆;其中有个工厂一天内就造出了22辆坦克

实际上,从某个角度来说,对于苏德之间的这场战争,苏联早在二战爆发前10年就开始准备了。

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苏联高层急于壮大自己,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担心别国趁机在找麻烦。于是在花钱找美国人帮忙修建工厂时,他们便提出了“一厂两用”的要求。再拿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举例:纵使在最难熬的1942年,这座工厂撕掉了“拖拉机厂”的外衣,转而专门生产坦克和各种军用车辆,结果每月就能造出200辆坦克和150辆火炮牵引车——这足够填满一个新组建的装甲集团军了。

在打算闪击苏联之前,德国高层曾对敌人的实力做了一轮分析。前者认为,苏联国力看似强大,但其70%的工业都分布在乌拉尔山以西,倘若德军能够快速攻占,那么苏联将遭受灭顶之灾,成为砧板上的鱼肉。然而令德军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战争爆发以后苏军兵败如山倒,一切看似正如德国人所料,但实际上,在苏联内务部的指挥下,苏联军民拼死将设备偷偷运到了西部,他们在那里修建了简陋的工厂。这些在大多数时间里装死的民用工厂摇身一变成为战争猛兽,它们日以继夜地为苏军输送新鲜血液,成为翻盘的关键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曾有一部分德军军官向高层进言:苏联的军事潜力实际是被大大低估了。即便现在的苏军作战素养差,军官水平严重偏低,但它仍是个可怕的对手。别的不说,看看那些苏联工厂的军工生产能力就知道了。连糊涂的赫尔曼·威廉·戈林都一度十分反对同苏联开战,他们的元首却迷信了自己的感觉,最终孤注一掷。

相关文章